应制赋甘露诗十二韵

天地清宁日,时和岁又丰。

侧闻甘露下,近自禁城东。

淅沥浮松上,晶荧绚日中。

圆明珠的皪,透映玉玲珑。

喜讶霜初结,惊看雪未融。

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

竞采千官合,高擎众骑丛。献当青?闼,覆以碧纱笼。

胜味醍醐劣,清光沆瀣空。

荐豋先祖考,分赐及王公。

载笔归青史,歌诗付乐工。

敢随鸳鹭序,称颂未央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甘露降临的祥瑞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甘露从天而降的壮观与纯净。首句“天地清宁日,时和岁又丰”开篇即点出自然界的和谐与丰收之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侧闻甘露下,近自禁城东”,通过侧面描写,将甘露的降临地点具体化,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

“淅沥浮松上,晶荧绚日中”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甘露在松树上的飘洒与在阳光下的闪耀,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接着,“圆明珠的皪,透映玉玲珑”进一步渲染了甘露的晶莹剔透,仿佛是镶嵌在玉石中的明珠,美不胜收。

“喜讶霜初结,惊看雪未融”两句,巧妙地将甘露与霜雪进行对比,既表现了甘露的珍贵,也暗示了其带来的温暖与生机。随后,“奇祥庆云类,嘉应醴泉同”则直接点明了甘露作为吉祥之兆的意义,与古代传说中的醴泉相提并论,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

“献当青?闼,覆以碧纱笼”描绘了人们恭敬地将甘露献给皇宫的情景,体现了对皇权的尊崇。而“胜味醍醐劣,清光沆瀣空”则通过与醍醐(一种高级乳制品)的比较,突出了甘露的美味与清澈,同时也暗示了其精神层面的滋养作用。

最后,“荐豋先祖考,分赐及王公”表达了甘露被用于祭祀祖先和分赐贵族的仪式,体现了其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载笔归青史,歌诗付乐工”则预示了这首诗将会被记录在历史之中,并通过音乐传唱,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甘露降临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文化元素,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道

长安大道八达分,道旁甲第连青云。

夜月长明七贵宅,春风偏在五侯门。

贵侯势焰不可炙,烈火射天天为赤。

家僮尽卫明光宫,侍史皆除二千石。

一朝盛衰忽颠倒,夜月春风亦相笑。

凤笙龙管坐不来,又向东家作新调。

东家车马日已多,向来宾从无经过。

贵贱交情总如此,翟公何事叹雀罗。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

进兵龙城南,转战天山道。

烽烟涨平漠,杀气霾荒徼。

将军重爵位,天子尚征讨。

不辞斗死多,但恨生男少。

形式: 乐府曲辞

空城雀

啾啾空城雀,恋恋空城曲。

朝傍空城飞,莫向空城宿。草窠乳子成,?土翻身浴。

不随凤凰游,不畏鹰鹯逐。

野田岂无黍,太仓岂无粟。

食粟遭网罗,食黍伤箭镞。

丁宁黄口雏,饮水怀止足。

岁晚虽苦饥,全躯保微族。

形式: 乐府曲辞

风入松

高堂初宵山月明,长松飗飗奏清声。

清声希微坐独听,援琴细意写得成。

调弦转轸声方起,忽觉松风生绕指。

更深鬼哭岩前云,夜半龙吟泽中水。

一弹一奏声缓促,有似松风时断续。

含商流徵清复哀,能使幽人听不足。

听不足,琴忽罢。

此时寂寂松无风,明月满天凉露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