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疑舫亭二首(其一)

谁家借小舫,有客过亭轩。

槜李古名郡,峄桐初姓村。

作桥通柳市,买地辟椒园。

独有华堂上,伤心不树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谁家借小舫”开篇,仿佛在询问,又似在回忆,引出对某人或某事的追忆。接着,“有客过亭轩”,点明了人物活动,但并未直接描述客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地点的变换,暗示着情感的流转。

“槜李古名郡,峄桐初姓村”两句,以历史背景和地名的引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铺垫。槜李、峄桐等地名,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广阔,也蕴含了时间的深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作桥通柳市,买地辟椒园”则描绘了生活场景的转换,从公共空间到私人领地,从桥梁的构建到土地的开辟,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变化,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独有华堂上,伤心不树萱”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华堂之上,本应是欢聚之地,却因“伤心”而显得格外寂寥,不种萱草更添了几分悲凉。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或家庭的温暖,此处的“不树萱”则暗喻了对亲情或温馨家庭环境的渴望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当下情感状态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周氏疑舫亭二首(其二)

落日悬溪口,哑哑树杪乌。

到门皆我辈,欹枕即吾庐。

粗饭煮鲑菜,小舟看鸭雏。

十年牵薄宦,幸此遂南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桐乡桐月堂

古刹多奇胜,清幽见此堂。

云封僧榻静,风引篆烟长。

月色半帘淡,桐花一径香。

倚窗吟眺处,归鸟下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凤鸣寺

吴越东南一倚楼,海天空阔不胜愁。

黄花古径家山梦,红叶幽庭野寺秋。

有室维摩资佛谛,多情乌帽恋人头。

佳辰莫负茱萸约,泽国西风亦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莲寺

名山不分高僧占,好句应留过客嗟。

杰阁凌霄千万佛,短墙临水两三家。

閒来携我樽中蚁,醉后看君脸上霞。

他日相思是何处,薰风亭馆白莲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