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首(其二)

孤猿瘦鹤冷相看,百衲三衣任岁寒。

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

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孤猿瘦鹤冷相看”,以孤猿和瘦鹤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暗示诗人身处山中,与世隔绝,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接着,“百衲三衣任岁寒”一句,通过描述穿着补丁衣服的简朴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在严冬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未拟将心求别佛,曾因拨草见幽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与实践。他并未试图通过心灵追求来达到某种超脱,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拨开杂草见到兰花,体悟到自然之美与内在的宁静,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谁为虚谷呼能应,自许无弦密可弹”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艺术修养。他似乎在说,只有自己才能理解那空旷山谷的呼唤,而他的心灵如同无弦之琴,能够演奏出深邃而微妙的乐章。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暗含着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最后,“若谓本来无一物,知公亲被祖师谩”一句,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与反思。诗人似乎在质疑那些认为世间万物皆为空无的观点,认为这样的说法只是对前辈的误解或曲解。这表明了诗人对于真理的独立思考与坚持,以及对传统智慧的批判性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反思与创新。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首(其三)

当轩唯有好溪山,卒岁无人共往还。

闲看白云生翠碧,静闻清磬落潺湲。

声将声入分犹易,空以空藏见即难。

此个不能收拾得,任随流水落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渔父

白发慵梳百不忧,与他鸥鸟日悠悠。

清朝荣辱几番事,满眼烟波一叶舟。

雨过洞庭歌棹月,霜飞云梦醉眼秋。

蓑纶晚■芦花岸,闲扣金针作钓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牧童

相呼相唤又村讴,放却牛来古渡头。

有客问津浑不顾,笑将轻苇汎孤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中偶作五首(其一)

万化曾无间,真机宛自灵。

白云盘作盖,青嶂列为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