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英国人中国副将麦士尼威林(其一)

大地五洲穷足迹,孤军百战见雄心。

从龙识主羞胡服,回鹘输兵受汉金。

黔蜀旧僚官半显,苏扬遗孑感同深。

几番抵掌谈边务,话到维州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赠英国人中国副将麦士尼威林(其一)》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对人物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背景与人文关怀。

首联“大地五洲穷足迹,孤军百战见雄心”,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述了主人公在世界各地的征战经历,以及面对艰难险阻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这里的“五洲”泛指世界各处,“孤军百战”则强调了主人公作为单兵作战的英雄形象,其“雄心”则体现了对胜利的渴望与追求。

颔联“从龙识主羞胡服,回鹘输兵受汉金”,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立场。这里的“从龙”比喻追随君主或领袖,“识主”则表明了对正确道路的识别和选择。“羞胡服”可能是指拒绝异族的服饰,象征着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和自豪。“回鹘输兵受汉金”则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或是对某种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和平共处、文化交融的向往。

颈联“黔蜀旧僚官半显,苏扬遗孑感同深”,转而关注人物的社会关系和情感层面。通过提到“黔蜀旧僚官半显”,暗示了主人公在地方官员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苏扬遗孑感同深”则可能指的是对逝去的苏扬地区人民的深切怀念,或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情与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温暖的关注。

尾联“几番抵掌谈边务,话到维州泪不禁”,收束全诗,描绘了主人公与他人讨论边疆事务时的情景。这里的“抵掌”形容热烈的交谈,“维州”则可能是地名,代表边疆地区。整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高度关切,以及在谈及这些话题时所流露出的深情与忧虑,最终以“泪不禁”收尾,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和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英国人中国副将麦士尼威林(其二)

楚材晋用古原有,虢灭虞寒君所知。

鹬蚌相持渔者利,蛟龙得水主人危。

俄皇已启东封志,英主宁能北面谁。

幸睦中朝全小国,两家合力保高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沪南外国公主塔

芝盖飘摇拥丽华,阏氏颜色此名家。

昙珠傍夜埋晴雪,宝镜升天妒落花。

翠断裙腰宫柳瘦,碧分碑角篆苔斜。

栾城亦有鸳鸯冢,不见红妆簇钿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沪上别李伯行

载酒天南烟雨楼,吴歌越舞送清秋。

坐中佳士李元礼,乐府新声宋子侯。

属国龙香翔宝珞,娃宫燕侣萃华辀。

明朝鼓枻凌沧海,去作宣南第一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由吴淞航海入登州洋次季融韵青蒸通押

高樯电火簇繁星,百斛烟云夹桂舲。

二陆同时皆入洛,四愁高咏欲存邢。

岱山晓雪迷长剑,威海寒云照莫镫。

一自故园天末远,更无笺叶报缭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