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居士诗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莲清净脩。

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

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首句“三峰顶上五经秋”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真理的崇高境界,而“五经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修行过程的艰辛。

“妙法白莲清净脩”一句,将修行比作莲花的生长,莲花在污浊中保持其纯洁,象征着修行者在世间纷扰中坚守内心的纯净与真理。接着,“无数天花常自散”描绘了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寓意着修行过程中不断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如同花朵的绽放与凋零,充满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真空性水不停流”进一步深化了对空性的理解,水的流动象征着事物的无常,而“真空”则强调了万物的本质是空无,即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种对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入思考。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通过对比病苦与智慧,以及世俗眼光与佛家智慧的差异,表达了对真正智慧与解脱的追求。维摩诘是著名的佛教菩萨,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冉伯牛则是儒家圣人之一,此处通过对比,强调了佛教智慧超越世俗认知的独特价值。

最后,“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真正的修行者拥有内在的妙身,具备各种功德与智慧,如同金刚般坚固,不为外境所动摇,与世间的虚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人格的赞美,也是对佛教精神的深刻诠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教思想的独到理解和艺术表达,既富有哲思又不失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清风凉月满前轩,邂逅相逢索酒樽。

东有启明俄动色,北来寒雁亦惊魂。

相车未过尘先起,宫漏才终市早喧。

阶下从人催上马,百官已是簇朝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崆峒天水公

先生莫可测,沧海远沈沈。

詹尹徒端策,昭文不鼓琴。

一丸天上药,几日静中吟。

安得菊花酒,盈卮金液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赴钱塘吴江道中寄侍读王君贶侍郎

画船浮震泽,烟水接秋空。

一霎过云雨,满帆开岸风。

酒旗莲荡里,僧刹橘洲中。

何似并州路,尘高马队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赵先生王屋杖

待月移肩倚,听琴向膝横。

溪桥经雨滑,山屐入云轻。

击水乖龙起,书空老魅惊。

夜归闻石响,鹤舞远来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