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

腊雪不濡土,春风吹早尘。

东吴贵粳稻,布种当及晨。

千里方嚣嚣,坐视膏泽屯。

民孽实自作,所赖天公仁。

何时见秋穫,如山筑高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腊月的雪没有湿润土地,春风早早地吹起了尘埃。
在东吴地区,珍贵的粳稻种植,应在清晨及时播种。
广阔的千里之地一片喧闹,人们眼睁睁看着肥沃的土地遭受干旱。
百姓的灾难其实是自己造成的,但依赖上天的仁慈。
何时能见到丰收的秋天,稻谷堆积如山,满仓盈囤。

注释

腊雪:冬季的雪。
濡:湿润。
春风:春天的风。
早尘:早起的尘土。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贵粳稻:珍贵的粳米。
布种:广泛种植。
及晨:趁早。
千里:广阔的地域。
嚣嚣:喧闹声。
膏泽:肥沃的土地。
屯:聚集,此处指干旱。
民孽:百姓的罪过或灾难。
自作:自己造成。
所赖:依赖。
天公仁:上天的仁慈。
秋穫:秋季的丰收。
筑高囷:堆积成山的仓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闵雨》,主要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句“腊雪不濡土”写出了冬季积雪深厚,但未能融化滋润土壤,暗示春季干旱。次句“春风吹早尘”进一步描绘春风虽起,却带起了尘土,显示出气候干燥。诗人关注到东吴地区种植粳稻的重要,提醒人们要尽早播种以应对可能的旱情。

“千里方嚣嚣”描绘出广袤土地上因干旱而人心惶惶的情景,“坐视膏泽屯”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无奈,因为雨水(膏泽)迟迟未至。诗人认为农民的困苦源于自身的延误,但也寄希望于天公的仁慈,期待秋天能有丰收。

最后两句“何时见秋穫,如山筑高囷”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渴望,希望能看到硕果累累的场景,粮食堆积如山,足以装满粮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农业生产的忧虑。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阻风

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

欲去不得发,卧对青灯幽。

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微言入孤梦,恍与屈宋游。

睡起铜瓶响,欣然唤茶瓯。

吾道无淹速,风伯非所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枕绿沈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彊,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饭三折铺铺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

皇天怜之足其愿,著在荒山更何怨。

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

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

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

形式: 古风

饭后登东山

饭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径。

虽云筋力衰,拄杖犹济胜。

天高楼塔丽,霜落沟港净。

岂惟野实丹,已觉林笋迸。

井桐亦强项,叶脱枝愈劲。

啼鸟久不去,将无助幽兴。

盘纡穿翠谷,攲仄下危磴。

所嗟无客来,谁与持麈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