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二篇(其二)

廉蔺向千载,凛凛若生者。

曹李虽无恙,如沈九泉下。

短长略百年,共是过隙马。

事来磨其锋,意气要倾泻。

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夏。

唯此一物灵,不可藉外假。

誉髦天下才,西伯本心化。

君无诮斯文,可以观大雅。

形式: 古风

翻译

廉蔺的友谊流传千年,他们的精神仿佛仍然鲜活。
曹李虽然安然无恙,却如同沉入了九泉之下。
无论寿命长短,都如过眼云烟,百年转瞬即逝。
面对世事,他们的锐气如同磨砺的刀锋,一发即泄。
风云变幻瞬息万变,唯有草木经历春夏秋冬。
只有这世间的生命灵性,不能依赖外界的虚假。
赞誉他们是天下的人才,周文王的仁德本性启发了他们。
你不必嘲笑这种文人风骨,它体现了高雅的品格。

注释

廉蔺: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期的名臣。
凛凛:威严的样子。
曹李:曹参和李广,历史上的名将。
无恙:平安无事。
九泉:地下深处,指死亡。
过隙马:比喻人生短暂。
锋:锐利。
倾泻:快速释放。
风云:自然界的风雨。
草木:自然界的生命。
灵:灵性。
藉:凭借。
外假:外界的虚假。
誉髦:赞誉。
天下才:天下的杰出人才。
西伯:周文王。
诮:嘲笑。
斯文:文人的风度。
大雅:高尚的格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观道二篇(其二)》。诗中,黄庭坚以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典故开篇,赞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如同千年不朽的凛凛英魂。接着,他将曹参和李广的命运与沉入深渊相比,暗示即使名将也有终逝之时。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如同过隙之马,世事无常。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黄庭坚强调了面对世事应保持锐气,但又认识到风云变幻瞬息万变,唯有内心的精神世界才是永恒的。他推崇名誉和才智,认为像周文王那样的圣贤能够以真心感化世人。最后,诗人劝诫读者不要轻视文学和道德修养,因为它们体现了高雅的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内在精神价值的思考。黄庭坚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展现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观道二篇(其一)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閒,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形式: 古风

过百里大夫冢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糵,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形式: 古风

过洞庭青草湖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

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

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

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

形式: 古风

过家

络纬声转急,田车寒不运。

儿时手种柳,上与云雨近。

舍傍旧佣保,少换老欲尽。

宰木郁苍苍,田园变畦畛。

招延屈父党,劳问走婚亲。

归来翻作客,顾影良自哂。

一生萍托水,万事雪侵鬓。

夜阑风陨霜,乾叶落成阵。

灯花何故喜,大是报书信。

亲年当喜惧,儿齿欲毁龀。

系船三百里,去梦无一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