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

千里关河七尺身,长年逐食傍风尘。

眼前冠盖谁容我,老去饥寒尚累亲。

智慧不来空拊髀,云山如梦祗凄神。

平生皎日心犹昨,每到穷途愧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千里》是清代诗人汪中的作品,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联“千里关河七尺身,长年逐食傍风尘。”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千里关河”象征广阔的世界与艰难的旅程,“七尺身”则强调了个体在命运洪流中的渺小与坚韧。诗人常年为了生计奔波于风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颔联“眼前冠盖谁容我,老去饥寒尚累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面对社会上层的权贵(“冠盖”),诗人感到自己如同微不足道的存在,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接纳。同时,他预见到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将更加贫困与饥饿,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更会连累亲人,加重他们的负担。

颈联“智慧不来空拊髀,云山如梦祗凄神。”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未能施展的遗憾与苦闷。他感叹智慧未曾降临,只能徒然拍打大腿,表示对现状的无力与不甘。同时,将心中的情感比作如云山般缥缈,既暗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与孤独。

尾联“平生皎日心犹昨,每到穷途愧故人。”总结了诗人一生的追求与自我反省。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纯净与坚定,仿佛昨日的阳光依旧明亮。然而,在人生的低谷时刻,面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诗人却感到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130)

汪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均弼先生

沈绵风谊苦难忘,流水行踪过隙光。

海外经年劳怅望,尊前永日诉凄凉。

可能廉吏逢优孟,每为伤人念孝章。

底事一身须爱惜,生涯有尽国恩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柳塘

柳塘春树渐如丝,水际烟生日暝时。

最是长条吹不定,画廊红袖度来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呈均弼先生

屈指三年别,惊心两鬓丝。

风波经海惯,雨露及春滋。

举室仍蓬梗,劳生比奕棋。

此身期报国,应不叹官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鹫峰寺有感

烟水凄迷顾问津,数行高柳傍城闉。

重来濠上同游地,几辈尊前健在身。

屈指年华犹昨日,惊心言笑已前尘。

吾衰每觉浮生促,岁岁还为感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