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倚松老人诗集

钞本倚松诗,讹脱如乱麻。

多时存吾箧,每见辄惋嗟。

雪窗有馀閒,奋笔事骚爬。

稍披荆棘丛,寒条见嘉花。

存神郁蓊间,叹息静无哗。

谭谭江西派,宛宛见角牙。

惜多知解词,金襕炫袈裟。

开卷五七言,渊乎殊无涯。

持比文字禅,一可当一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点校倚松老人诗集》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展现了其对古籍校订的严谨态度与深厚功底。诗中首先描述了校订古籍时遇到的困难——钞本中的错误如同乱麻一般难以分辨,长时间保存在自己的藏书中,每次翻阅都会感到惋惜。这反映了古籍校订工作之艰辛与复杂。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雪窗下闲暇时光,拿起笔来努力校正古籍的决心。比喻“稍披荆棘丛,寒条见嘉花”,形象地描绘了在艰难的校订过程中发现珍贵资料的喜悦。通过“存神郁蓊间,叹息静无哗”一句,诗人表达了在深入研究古籍时的专注与沉静,以及对古籍价值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诗人以“谭谭江西派,宛宛见角牙”赞扬了古籍中流露出的江西诗派风格的独特韵味。然而,他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即“惜多知解词,金襕炫袈裟”,意指在古籍中存在过多的解释性文字,有时会掩盖了原作的精髓,就像华丽的袈裟遮蔽了僧人的身份一样。

最后,“开卷五七言,渊乎殊无涯”表明诗人对古籍中五言、七言绝句的深邃内涵表示赞叹,认为它们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情感。而“持比文字禅,一可当一年”则表达了对古籍中文字禅意的高度评价,认为阅读这样的作品,一年的时间都显得太过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籍校订工作的热情与执着,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作品深刻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晁具茨集

一代新诗百态工,少陵犹在后山功。

中原文献推晁氏,得及陈门便不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康长素先生游存庐

壮游十一国,存此好楼居。

岳岳乾淳老,冥冥天地初。

一身甘世殉,四海恐邻孤。

不昧已灵事,还思种树庐。

形式: 五言律诗

绮儿画秋塘白鹭为题

风动青芦三两枝,寒塘秋鹭影沦漪。

江乡此景寻常有,高柳黄尘特见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观米虹月《千金一笑》新剧三首(其一)

名父生儿自不凡,不随世味共咸酸。

十年几斛江洲泪,又为才媛湿满衫。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