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自题停琴伫月图小影

鹤友琴交,云盟月契,也曾自许清幽。

桐叶风翻,泠然已是新秋。

轻绡漫试罗襦薄,恨年光、总付悠悠。

问长空、一样清辉,为恁迟留。

从今忆昔都如梦,自赏音人去,未谱清讴。

云暗银屏,凭栏触目牵牛。

今生命薄原如纸,又何消、写出新愁。

最堪怜、石上三生,缘在情休。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此诗以“鹤友琴交,云盟月契”开篇,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场景,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接下来,“桐叶风翻,泠然已是新秋”,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引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轻绡漫试罗襦薄,恨年光、总付悠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无奈。随后,“问长空、一样清辉,为恁迟留”,借问长空之清辉,表达对时间停留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遗憾。

“从今忆昔都如梦,自赏音人去,未谱清讴”,诗人将过往的美好回忆比作梦境,感叹知音难觅,无法再谱曲抒怀,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失落。接着,“云暗银屏,凭栏触目牵牛”,通过描绘阴云密布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忧郁,同时“牵牛”一词,可能寓指某种情感的牵绊或思念。

“今生命薄原如纸,又何消、写出新愁”,诗人自嘲命运如同薄纸,无法承载更多的忧伤,表达了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最堪怜、石上三生,缘在情休”,以“石上三生”这一佛教典故,寄托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缘分的无常与情感的终结。

整首词以清丽的文笔,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哀愁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

吕采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平湖秋感

败叶凝黄,枯芦减碧,长堤已是秋深。

无限凄凉,扁舟独倚纱棂。

湖广一片清如画,对愁颜、倍觉销魂。

叹年来、瘦骨支离,照影分明。

寒蛩不用吟衰草,纵哀吟百遍,谁解怜卿。

天阔云低,孤鸿共我南征。

青衫非是江州湿,掩啼痕、别有伤心。

任凭它、冷月澄辉,难證前身。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如梦令.春雨

香梦乍回绣枕。春色半帘人静。

风雨妒芳菲,不管叶柔枝嫩。休问。休问。

应是绿残红褪。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满江红.韵玉六妹赴陕,赋此送别

画角霜城,早引起、一天离别。

更那堪、砌蛩声住,塞鸿声切。

君赋于归随挽鹿,侬伤往事听啼鴂。

叹知音、从此隔天涯,空相忆。灞桥柳,函关雪。

咸阳草,长安月。看啼痕满袖,泪珠盈睫。

欲寄岭梅烦驿使,好凭河鲤传消息。

最凄然、执手问归期,应难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高阳台.庭有白海棠一株,花时甚芳,忽经夜雨摧残,触绪感怀,偶填一阕志之

月被云迷,花逢雨折,古今缺事难全。

一夜江风,无端吹坠尘寰。

芳心枉自如霜洁,怎禁它、一例摧残。

證前生、欲诉梅花,梦断孤山。

含葩自是侬于画,到飘零狼藉,同此凄然。

绿章谁奏,柔魂莫问青天。

斜阳依旧迷蝴蝶,妒双飞、怕卷帘看。

任东风、收拾春光,莫惜华年。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