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
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
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个人遭遇困顿的作品,通过春闱久滞、秋赋逢停等意象,抒发了对人才选拔过程中所遭受的长期阻碍与挫折感。其中“选士疑长阻”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当时选拔人才制度的不满和无奈;“伤时自不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
秦城逐梦、楚徼影随形,则是诗人借用古代地名和景象,表达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身影孤单、无依无靠的情状。最后两句“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则显示出诗人在遭遇挫折后,对未来持有悲观态度,认为自己的声音虽然充满了苦涩,但周围已经没有人愿意倾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时代哀愁以及个人的孤独无助。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
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
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何年斸到城,满国响高名。
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
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
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
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
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
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
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
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