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常喜爱陶渊明和彭泽县的风雅,他们的文思多么深奥玄妙。
又惊叹韦应物,他的诗情也如此清闲自在。
今天登上这座楼,由此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长江水寒冷清澈见底,匡山青翠欲滴直插云天。
深夜湓浦的月色明亮,清晨庐山炉峰的烟雾缭绕。
清冷的月光和山川的灵气,日夜供给着他们的诗篇。
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才华,怎么能来到这其间。
借此高处偶尔成就几句诗,俯瞰山河不禁感到惭愧。

注释

常爱:常常喜爱。
陶彭泽: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文思:文采和思绪。
高玄:深奥玄妙。
韦江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江州刺史。
诗情:诗歌的情感。
清闲:清静闲适。
今朝:今日。
有以知其然:因此知道了原因。
大江:长江。
寒见底:水寒冷清澈见底。
匡山:指江西庐山。
青倚天:青翠的山色倚天而立。
湓浦:湓水入长江之处,地名。
平旦:清晨。
炉峰:庐山的香炉峰。
烟:指晨雾。
清辉:清冷的月光。
灵气:山水的灵秀之气。
日夕:早晚。
文篇:诗文作品。
间:之间。
因高:借此高处。
偶成句:偶尔写出诗句。
俯仰:俯视和仰望,表示时间短暂。
愧江山:对江山美景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题浔阳楼》。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超文采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彭泽两位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他们的文章思想都非常高远玄妙。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这里的“韦江州”指的是韦应物,他的诗歌给人以清新悠闲的感觉,诗人对此表示出乎意料的赞赏。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诗人今日登上浔阳楼,对这两位诗人的文思和韦江州的诗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这一句描绘了景色,其中“大江”指的是长江,由于水清可以看到河底,而“匡山”则是山名,这里形容其巍峨挺拔,直抵蓝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诗人在深夜时分看到了月光照耀着的湓浦(地名),清晨时分看到的是炉峰(山名)上的薄雾,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浔阳楼不同时间段的景象。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这里的“清辉”指的是明亮的光线,“灵气”则是神奇的意境,诗人用这些美好的自然元素来滋养自己的文学创作,每到黄昏时分,都用这份灵感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诗人自谦没有像陶渊明和彭泽那样的高超才能,但他也能在这个环境中找到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他认为自己偶尔间隙所写之句,与古人相比仍有不足之处,因此感到对于这座浏阳楼和它背后的文化传承而生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座隅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研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傍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馀。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形式: 古风

题海图屏风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沈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赑屃牵不动,纶绝沈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道宗上人十韵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

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

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

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

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形式: 古风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