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张提刑周鼎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

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

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

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腹中奇字粲虫鱼,峄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罢握手同悲辛。

镐京洛邑在何许,漠漠秋风吹虏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人的富贵堆积金银财宝,曼妙歌舞夸耀座上宾客。
谁能像你清心好古,汉朝官员都称赞你的博学多识。
一旦得到这样的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家中空无一物。
铜器上的青苔洗净后,铜色显露,日夜摩挲,几乎忘记饮食。
孩童捧出,客人起身观赏,仿佛置身于清静的庙堂,陪伴着宝剑和官靴。
腹中藏着奇异的文字,如同虫鱼般生动,峄山碑文怎能相比。
我知道你本是功成名就之人,看完这些,我们握着手,心中充满悲壮。
镐京洛邑如今在哪里?秋风漠漠,吹过的是敌人的尘土。

注释

富贵:财富和地位。
曼舞妖歌:优美动人的舞蹈和悦耳的歌曲。
博识:广博的知识和见识。
周庙器:象征王权的重要文物。
漠漠:形容风沙或景色辽阔。
虏尘:敌人的战尘,暗示战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提刑得到珍贵的周代铜鼎后的欣喜与感慨。前两句通过对比他人的富贵奢华,赞美张提刑对古物的热爱和独特品味,他以清心好古自居,博学识广受人推崇。接着写到张提刑不惜重金购得鼎器,其价值连城,以至于家中空无一物,仅剩铜色可见。诗人形容他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饮食。

诗人进一步将鼎比喻为陪侍在清庙中的宝剑和履,强调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张提刑的腹中满载着对古文字的深厚知识,峄山碑这样的名刻也难以与之相比。诗人认为张提刑本就是功名显赫之人,观看此鼎后,他们一同感叹世事变迁,镐京和洛邑的辉煌已成过往,眼前只有漠漠秋风中的虏尘。

整首诗通过描绘周鼎,展现了张提刑对文物的珍视以及诗人对其人品和学识的赞赏,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观苏沧浪草书绢图歌

天孙独处河之湄,龙梭夜织冰蚕丝。

机头剪落光陆离,骑鲸仙人醉题诗。

字大如斗健欲飞,利刀猛斫生蛟螭。

墨渴字燥尤怪奇,百魅潜影神灵悲。

呜呼束云作笔兮海为砚,激水上腾龙野战。

乾坤震荡人始惊,笔未落时谁得见。

形式: 古风

观运粮图

王师北伐如宣王,风驰电击复土疆。

中军歌舞入洛阳,前军已渡河流黄。

马声萧萧阵堂堂,直跨井陉登太行。

壶浆箪食满道傍,刍粟岂复烦车箱。

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湟。

但令中夏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观音院读壁间苏在廷少卿两小诗次韵二首(其二)

老去痴顽不受镌,姓名身后更须传。

世间商略无归处,只合长斋绣佛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观潮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