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曲(其二)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

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

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

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不须更御铅黄。

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

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

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几的作品,名为《梅花曲(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独特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 这几句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芬芳,不与其他花朵杂处,且其香气足以供人享用。接着,"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 描述梅花在众多颜色的花中独自绽放,占据一年的芳菲。

第三句至第五句 "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天香。不须更御铅黄" 写出了梅花在众多花朵中难以与之为伍,即使是冬雪也无法掩盖其芳香,但又担心春风会将这份香气散去,因此不需要任何外物的装饰。

然后,"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 这几句强调了梅花是自然赋予的颜色,不需人工雕琢,它的美丽如同云间轻拂,令人联想到仙境中的装扮。

最后两句 "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表示了诗人被梅花的美丽所激发的创作热情,虽身处春日的阴霾天气,却不愿意去描绘其他如海棠这样的花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独特美和高洁品格,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6)

刘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一○八八)。仁宗朝进士(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通判邠州,知宁州。英宗时为秦凤总管。神宗时以秘书监致仕,隐居嵩山玉华峰下。哲宗元祐三年卒,年八十

  • 字:伯寿
  • 号:玉华庵主(《风月堂诗话》)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梅花曲(其三)

浅浅池塘。深深庭院,复出短短垣墙。

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

向人自有,绵渺无言,深意深藏。

倾国倾城,天教与、抵死芳香。

袅须金色,轻危欲压,绰约冠中央。

蒂团红蜡,兰肌粉艳巧能妆。

婵娟一种风流,如雪如冰衣霓裳。

永日依倚,春风笑野棠。

形式: 押[阳]韵

咏郢州

百年宋玉石,三里莫愁乡。

地接荆门近,烟迷汉水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自陈诗

虽惭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衅,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兰陵王.赋胡伯雨别业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

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

沙鸟依稀曾识。

啼鸧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残碑藓痕积。

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碧瑶仙去苍云隔。

飞一镜秋冷,列屏天远,鸡声人语半郊邑。

寄情又江国。愁寂。怕闻笛。正怨苦溪猿,飞倦汀翼。

阴阴翡翠迷津驿。慨世事尘化,吾心形役。

清吟孤往,渺醉影,夜翠湿。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