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俞簿

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

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

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答俞簿》。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诗人以“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开篇,强调了音乐与诗歌在艺术上的重要性,认为它们都依赖于和谐的声音节奏。接下来,“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诗人自谦自己虽然热爱音乐,但俞簿(即对方)的演奏却达到了高妙的境界。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俞簿演奏技巧的高度赞赏,并希望俞簿的音乐能给予自己这位病态老人心灵上的慰藉。最后,“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诗人说每当听到俞簿演奏的几曲音乐时,他便能想象到清风拂面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也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送思权随赵守往扬州

一自移船便恐行,城中两夜梦河汀。

武林夫子在船宿,往往将身梦入城。

夫子恋德虽未休,不过送公到扬州。

我遣吟魂无远近,直过潇湘江渡头。

形式: 古风

谢存中送四花并酒

有人自折四般花,手中四色成云霞。

瑶瓶贮酒白如沙,呼童急送野人家。

一般花是水林檎,白处偷红红不匀。

笑脸易残留恨色,浅妆难就带啼痕。

无夫少妇善居寡,以礼自防容不冶。

君看盈盈闪色桃,酒红睡起未全消。

意待倾城又倾国,花中偷得两般色。

深色桃花将奈何,猩猩血染春衫罗。

欲成鸾凤吹箫急,借涂铅粉施朱多。

却是梨花白为胜,四色花中容最正。

若与梅花相并时,花叶花柯较粗硬。

为花倾出瑶瓶酒,香泉急溜蚍蜉走。

两手各擎花一枝,深闪桃花将与谁。

主人醉起欲骑马,自插乌纱带取归。

形式: 古风

寄蒋大漕

大使莫忧淮上老,无山可望梅花少。

梅花可种山奈何,日中枕上山更多。

不开两眼行一步,悬崖绝磴青嵯峨。

岂无閒僧坐林下,亦有樵子持斧柯。

起来恍惚从万里,便买玄猿栽薜萝。

人閒流水寓之意,天外白云来者歌。

形式: 古风

寄汝弼

行人过江来,遗我数纸书。

书云困行役,家事仍纷如。

真州嫁孤妹,苏州取病弟。

方且谋医药,相期未可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