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安熙的《封龙十咏(其二)白云洞》,描绘了白云洞的神秘与幽静,以及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贤的追慕。
首句“峨峨两峰间,崔嵬耸双阙”,以巍峨的山峰和高耸的石阙起笔,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为后续描述的神秘洞穴铺垫了背景。
“中有仙人洞,恍若仇池穴”一句,点明了白云洞的所在,仿佛是仙人居住之地,与传说中的仇池穴相呼应,增添了洞穴的神秘色彩。
“朝开白云生,暮掩白云灭”描绘了白云洞的动态美,早晨云雾缭绕,傍晚云散雾消,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自然变化。
“朝昏有奇变,宛与人世隔”进一步强调了白云洞与外界的隔绝感,仿佛是一个独立于尘世之外的世界,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我来搴绿萝,深寻得幽绝”表达了作者亲自探访白云洞的经历,通过攀爬绿萝深入洞穴,体验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孤独。
“平生栖遁志,兹焉益超越”流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次探访,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了追求隐逸的决心。
“未成长往计,复愧固穷节”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渴望隐居,另一方面又对坚守贫苦生活有所愧疚,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永怀静修铭,凄其仰前哲”是对古代隐士的追忆与敬仰,表达了对静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贤精神的传承。
“会当结茅屋,来此寄疏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希望在白云洞旁建造一间茅屋,过上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沈思毕旧闻,长歌抱明月”则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通过歌唱表达对光明与真理的追求。
“白云应更深,老眼益清彻”描绘了白云洞的夜景,以及作者在岁月沉淀后的内心更加清明的状态。
“未敢献吾君,聊尔自怡悦”最后表达了作者对权力与荣誉的淡泊,只是寻求个人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云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前贤精神的追慕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