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溪山红梅三首(其三)

雪后孤根发暖云,栽培本自一人身。

紫薇遗意成千古,绛萼深期又一新。

忠厚敢忘嘉树赋,冲和思广北枝春。

若为稚子犹堪教,三祝三加望大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次韵陈溪山红梅三首(其三)》。诗中以红梅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红梅坚韧不拔、高洁傲岸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忠诚厚道、和谐美好的向往。

首句“雪后孤根发暖云”,描绘了红梅在严冬之后,从孤独的根茎中绽放出温暖如云的花朵,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坚韧精神。接着,“栽培本自一人身”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红梅的生长过程比作一个人的成长,强调了个人努力与自我培育的重要性。

“紫薇遗意成千古,绛萼深期又一新”两句,运用了紫薇与红梅的对比,紫薇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永恒,而红梅则代表着新生与希望。这两句既是对红梅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其不断更新、永续发展的期待。

“忠厚敢忘嘉树赋,冲和思广北枝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厚道品质的推崇,以及对和谐美好社会环境的向往。这里的“嘉树赋”可能指的是赞美忠诚之人的诗句,而“北枝春”则寓意着北方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最后,“若为稚子犹堪教,三祝三加望大宾”两句,以教育和礼遇为主题,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关怀,以及对尊贵客人的敬重之情。这里“稚子”指年轻学子,“大宾”则代表尊贵的客人或重要人物,体现了诗人对培养人才和社会交往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书苏公帖后

苏木空闻蜀贾舟,袜材还复望袁州。

画叉犹是黄冈竹,细和陶诗饱即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赠叶梅野

昔结丝绚侍帝宸,青鞋今许向江津。

凭君先对梅花说,白发相看意更深。

形式: 七言绝句

题胡徵君器之和陶轩

春木晨荣,秋华夕滋。流云行天,逝者如斯。

柴车葛巾,曷能归来?我怀古人,徒诵其诗。

有美君子,尚友先觉。靡觞不咏,无咏不属。

岂无他人,孰此追躅?优哉游哉,君子之乐。

吾侪小人,力绌乃休。犹可以驰,曷其停辀?

卷舒无闷,入圣实优。敢以未成,窃方前修。

祖德之述,尚论其世。我独何无,夙坠羁絷。

闻君赞歌,祇以生愧。既曰知非,请勖馀岁。

形式: 四言诗

予少年过蓟门酒楼赋此题曰连十八书郡人疑其为吕洞宾作也谩记于此

耳目聪明一丈夫,飞行八极隘寰区。

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气似酒酣双国士,情如花拥万天姝。

如今一去无消息,只有中天月影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