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彝兄于余至厚奄隔幽明因过其门追悼口述

山色花香总是愁,当年此地几同游。

偶来恍似君犹在,足拟过门却复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山色与花香总是引发忧愁,
那时我们曾在这里一同游玩。

注释

山色:山的景色。
花香:花的香气。
总是:常常如此。
愁:忧愁。
当年:过去的时候。
此地:这里。
几同游:几次一起游玩。
偶来:偶然来访。
恍似:仿佛像。
君:你。
犹在:还在。
足拟:足够比得上。
过门:路过门口。
却复休:却又停止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中彝兄的怀念之情。全诗通过山色花香、恍惚若友人在侧的意象,展现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和独自游历时的孤寂感受。

"山色花香总是愁"一句,表明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享受始终带着忧伤,这种忧伤源于对往日友情的怀念。"当年此地几同游"则具体指出了这种愁绪与过往共同游历的记忆有关。

"偶来恍似君犹在"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朋友中彝兄的思念,仿佛在某个瞬间,他还能感受到朋友依旧陪伴在侧。这种感觉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的温暖慰藉,但终究只是幻觉。

"足拟过门却复休"则表达了诗人的踌躇和犹豫,虽然有意去访问朋友的居所,却又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放弃。这里的“复休”可能是指回到自己的住处,或者是心灵上的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追悼,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的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先世藏减笔画马甚精妙因乱失之追悼赋此

老韩妙笔见无由,一马长鸣塞草秋。

败素烟昏谁解惜,盐车犹自困骅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竹径

竹阴清入骨,消得此闲行。

不待锄苍藓,频来径自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访人不遇(其一)

寥寥空谷嘘紫霞,谁知此有幽人家。

洞门深锁苍藓滑,风藤簌簌吹残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初冬

城头钟断漏初长,布被寒生一夜霜。

已剧凄凉犹似较,后来风色更凄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