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树筠先生咏怀二首(其一)

岐黄垂训几多年,惟有先生得奥玄。

诊脉神超三九候,调方义贯万千篇。

活人妙诀时时用,济世真言代代传。

更喜萱帏康健在,莱衣绚彩药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张树筠先生在岐黄之术上的卓越成就与贡献。诗中以“岐黄”开篇,点明了先生所从事的医学领域,接着“垂训几多年”表达了对先生长期不懈传授医术的敬仰。通过“惟有先生得奥玄”,强调了先生对中医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诊脉神超三九候”描绘了先生高超的诊病技艺,能够准确把握人体的细微变化。“调方义贯万千篇”则展示了先生在药物配伍上的深厚功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医理知识。接下来,“活人妙诀时时用”和“济世真言代代传”进一步赞扬了先生不仅在实践中救死扶伤,还致力于将宝贵经验传承给后人,造福社会。

最后,“更喜萱帏康健在,莱衣绚彩药陶然”表达了对先生家庭幸福、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同时暗含了先生的医术不仅治愈了病人,也带来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整首诗通过对张树筠先生医术、品德及影响的赞美,展现了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

陈增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树筠先生咏怀二首(其二)

轻财重义似疏狂,苦读医书目渐伤。

伊圣汤醪原自作,炎皇药饵亦亲尝。

人情在在期长寿,天德生生不尽藏。

衣钵克承为哲嗣,从今德泽更无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兴济口占题壁

历碌邮程簿笨车,秋风萧瑟日西斜。

故园小住浑如客,旅舍重经便似家。

怕遇亲朋谈仕宦,且听父老话桑麻。

回头百里高城路,已隔徒骇水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舟过青县书所见

小邑尚弦歌,维舟偶见过。

浪游偏我惯,赛会到春多。

日暖风仍细,沙平路不颇。

牛车载村女,乘兴复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兴济镇邸壁

日暮途长马足忙,孤村高树隐苍茫。

河声直共秋声吼,酒气难浇夜气凉。

星汉依依低野店,旌旗黯黯动沙场。

明朝早起呼童仆,料理征衫向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