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记得韩康卖药街,袁公门巷掩荆柴。
瓦镫照字教儿读,败絮围身卧母怀。
船泊檐牙糠作饭,鱼生床角灶沈蛙。
六年往事堪回忆,只有残碑宿草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贫而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以及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首句“记得韩康卖药街”,以古代名医韩康自比,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地有过生活经历。接下来,“袁公门巷掩荆柴”描绘了环境的简陋,门巷被杂草遮掩,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瓦镫照字教儿读”展现了父亲对后代的教育,即使条件艰苦,仍坚持让孩子学习。而“败絮围身卧母怀”则刻画出母亲的慈爱,她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保暖。这两句充满了亲情的温暖。
“船泊檐牙糠作饭,鱼生床角灶沈蛙”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艰难,船作为居所,食物匮乏,只能以糠为食,鱼也只能在床角煮食,灶火下还可能有青蛙栖息,生活困苦可见一斑。
最后两句“六年往事堪回忆,只有残碑宿草埋”总结了过去的时光,感慨万分,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碑石和荒草,见证了那段历史。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岁月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不详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三龄栖托八龄归,墓祭深惭报礼微。
奉母何曾陈鼎俎,衔哀今已脱麻衣。
九原酬德心无尽,双敕貤封愿敢违。
空剩儿时两行泪,重来兼恸失慈帏。
棋镫雪屋暂淹留,相倚真同李郭舟。
才大士多嗟不遇,情深人每善言愁。
江东年少双行笈,燕市天寒一敝裘。
史馆餐钱书局纸,因贫聊复与沈浮。
白板岩扉负甲开,但无车马便蓬莱。
风筛千个平安竹,雪压一枝偃蹇梅。
慧业已甘灵运后,夜窗还待子猷来。
红炉绿蚁春温在,莫枉相思一寸灰。
左右邹枚幕里宾,樗材也许奉清尘。
棋敲暖玉甘饶子,诗效寒郊肯让人。
兔魄乍亏三日照,桃花依旧十分春。
选楼开处多闲暇,倩问朝天酒几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