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柯九思所作,名为《题邓善之集十大家》。诗中描绘了夏日傍晚的静谧与深邃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展画能销夏”,以一幅展开的画卷比喻夏日的炎热,暗示通过欣赏美景可以暂时忘却暑热,营造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氛围。接着,“何如此更深”则引出对夜晚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夜晚静谧时光的珍视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匡庐云互涌,湘水雨生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庐山景象和湘江边雨水带来的阴沉气氛,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其深邃与神秘。
“粉艳知春色,林疏识暮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季节更替和时间流逝的感慨。粉艳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稀疏的树林则映射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沉思。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悟。
最后,“羡君幽致好,不必费遐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某位艺术家(此处指邓善之)作品中所展现的高雅情趣和深刻洞察力的赞赏。他认为,无需远行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因为这样的美好和智慧就在身边,尤其是在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这不仅是对邓善之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生活美学的一种追求和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