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三首(其十一)

幽鸟语如篁,柳垂金线长。

少林传底事,对面不囊藏。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幽静的鸟儿鸣叫如同竹林的乐章,
垂柳摇曳,仿佛挂着金色的丝线般漫长。

注释

幽鸟:指叫声清幽的鸟儿,可能指山鸟或特定种类的鸟。
语:鸣叫。
如篁:像竹林中的声音。
柳:柳树。
垂:下垂。
金线:比喻柳叶在阳光下的样子像金色的线。
长:形容柳叶茂盛。
少林:指少林寺,著名的武术发源地。
传:流传。
底事:什么事,这里指秘密或深意。
对面:面对面。
不囊藏:不隐藏,直接表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幽鸟语如篁",以比喻手法写出鸟儿鸣叫声清脆悦耳,如同竹林间的风声,显得格外宁静。"柳垂金线长"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柳树随风摇曳,犹如丝线般柔美,金色的阳光映照下更显生动。

然而,诗的后两句"少林传底事,对面不囊藏"则转而引入禅意。"少林"通常与武术和禅宗修行相关,这里可能暗指某种深奥的佛法或禅学智慧。诗人说即使面对面交流,这种智慧也无法轻易被理解或隐藏,暗示着佛法的深远和难以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出对禅宗智慧的探讨,寓言般地传达了佛法的微妙和难以捉摸。

收录诗词(80)

释法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赞达磨

泛舶来梁自普通,一锤击碎有为功。

谁云面壁无言说,争奈当门齿露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颂古十二首(其十一)

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

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二首(其八)

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

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秋风吹梧桐,树叶鸣嚗嚗。

形式: 偈颂

颂古十二首(其三)

无量秤子两头平,拈起应须见得明。

若向个中争分两,知渠错认定盘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