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夜楼头怅成华,秋来无处不堪嗟。
雁惊远浦离人梦,霜落孤村处士家。
曲院风寒人尽散,虚堂帘卷月初斜。
凭栏更惜篱前菊,枝叶萧疏尚有花。
这首清代鲁兰仙的《和兰岑客中感怀(其二)》描绘了诗人深夜登楼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独夜楼头怅成华”,以“独夜”渲染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而“怅成华”则寓言时光流逝,如花开花落,引人伤怀。次句“秋来无处不堪嗟”,进一步表达了对秋天到来的哀叹,无处不在的秋意加重了诗人的情绪。
“雁惊远浦离人梦”,通过大雁南飞惊扰梦境,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之苦。“霜落孤村处士家”则描绘了寂静村庄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接下来,“曲院风寒人尽散,虚堂帘卷月初斜”写出了夜晚的冷清,人们散去,只有月光洒在空荡的庭院,更显孤独。
最后两句“凭栏更惜篱前菊,枝叶萧疏尚有花”,诗人借篱笆前的菊花虽已凋零但仍坚持开放,表达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不改初衷、坚守节操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与坚韧。
不详
春风习习,春雨丝丝。出门四顾,小草离离。
风雨无情,草尚随时。人生有志,而不相知。
嗟尔君子,何其多疑。非君子疑,世路易迷。
岂如草木,萋萋无私。感此之故,令我心悲。
白云渺渺,志在崇山。非如流水,回环人间。
泉流胡择,云意难攀。
流水重杨拟若耶,绿阴深处小桥斜。
春风不识谁家女,独立溪边自浣纱。
寂寂柴门镇日关,吟诗须静弈须閒。
杜陵老去犹忧国,彭泽归来肯出山。
倦把申江收眼底,醉携《周易》注窗间。
旁人漫说家庭乐,不信年来鬓亦斑。
呵冻咏飞花,推敲何太苦。
不及谢庭人,一语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