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老僧绍本的高龄僧人,他生活在元祐年间,面容奇特,白发皓首,颧骨高耸。他在繁忙的送往迎来中度过岁月,却依然记得与诗人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清都道士陪同下游览的往事。那次,他们在玉局仙地相遇,留下了诗篇。令人惊奇的是,当道士临摹东坡的诗作时,墨迹竟消失无踪。诗人赵蕃对此感慨万分,认为老僧用心记忆这些往事实在可贵,然而世人并不知晓,这些故事却在世间广为流传。
诗中通过老僧的形象和与东坡的交往,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雅与禅意,以及时间流转中的文化传承。赵蕃的笔触细腻,既赞美了老僧的记忆力,也表达了对历史瞬间的珍视和对文化典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