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洞庭

尝闻楚粤交,积水之所汇。

我来当五月,雨过百川会。

奫沦讵有底,磅礴信无外。

日月互吞吐,风云时霮䨴。

夷夏斯界限,江汉相襟带。

吴樯与蜀柂,飘忽风雨快。

平生独往意,颇觉空眼界。

孰云吞八九,胸中不芥蒂。

行当登日观,一览瀛海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过洞庭》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五月时节游览洞庭的情景,展现了洞庭湖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人文内涵。

首句“尝闻楚粤交,积水之所汇”,点明洞庭湖位于楚粤交界,是众多河流汇聚之处,奠定了一种广阔而神秘的地理背景。接着,“我来当五月,雨过百川会”描述了诗人五月造访洞庭湖的情景,雨后百川汇集,湖面波澜壮阔,景象壮观。

“奫沦讵有底,磅礴信无外”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洞庭湖深不可测、气势磅礴,无法用言语完全描绘其宏大。接下来,“日月互吞吐,风云时霮䨴”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日月交替、风云变幻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洞庭湖的动态美。

“夷夏斯界限,江汉相襟带”两句,由自然景观转而触及人文历史,暗示了洞庭湖作为文化交汇处的重要性,江汉之水仿佛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紧密相连。

“吴樯与蜀柂,飘忽风雨快”描绘了湖面上船只往来,无论是来自吴地的帆船还是蜀地的船桨,在风雨中快速穿梭,象征着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平生独往意,颇觉空眼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精神的向往,以及在洞庭湖壮丽景色面前心灵的震撼。“孰云吞八九,胸中不芥蒂”则表明诗人胸怀宽广,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心中的烦恼与芥蒂都烟消云散。

“行当登日观,一览瀛海大”则预示着诗人未来的行程,他将前往更高的地方,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世界,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雪简王雪舟

儿时不识愁,见雪喜欲颠。

长大颇不喜,所望在有年。

蹉跎齿发暮,况乃忧患煎。

一身去乡国,道里踰五千。

北风昨夜起,积雪被南天。

故乡美醽醁,不到篷窗前。

颇闻王子猷,夜泛湘江船。

岂无戴安道,掩关方醉眠。

人事每如此,远客殊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胡琪之富阳

花溪水,下双溪,遥遥百里西南驰。

北折兰皋复东骛,却绕金华山下路。

金华山色年年青,年去年来相送迎。

我家金华山色里,与子共欢双溪水。

去年送子作贤良,握手一笑溪水傍。

今年我亦金陵去,邂逅钱塘复相遇。

钱塘江上三日留,送子又登江上舟。

富春南望未百里,江流犹是双溪水。

我今暂别行当还,扁舟还过富春山。

好买江鱼酿江酒,同向春风开笑口。

百年欢乐能几何,一年春色成蹉跎。

明年子亦作归计,衡门待子重相过。

形式: 古风

谒卞将军祠

五湖云扰鏖中原,五马渡江江欲浑。

关中帝子已北狩,洛下士族争南奔。

新亭英雄相对泣,国体艰危仅能立。

姑熟甫见欃枪沉,历阳又闻䝟貐入。

江左夷吾身退高,廊庙重臣刘与刁。

幼君母后等孤注,元舅鼠伏先遁逃。

将军精忠贯白日,气吞馀子前无敌。

身冒白刃如无人,此身不知知有国。

二子从父身争先,父前子后同九泉。

当时豪杰谁不死,一门忠孝今千年。

六朝往事随流水,将军至今犹庙祀。

世间万事等飘风,只有忠孝传无穷。

形式: 古风

过安庆谒余忠宣公祠

舒州城小如堵墙,舒州城外皆战场。

遗民千百多残创,官中况复无糇粮。

余公东来植纲常,民心险固踰金汤。

开门四野烟尘黄,青天白日腾虎狼。

公执忠义为锋铓,追奔逐北如驱羊。

群盗出没犹披猖,蜂屯蚁聚称侯王。

孤城屹立当中央,羽檄徵兵惊四方。

援师不至振复僵,此身真与城俱亡。

举室效节沉沧浪,声名日月齐辉光。

新朝褒忠劝贞良,作庙秩祀严烝尝。

平原睢阳遥相望,云车风马参翱翔。

我尝拜公浙水傍,绣衣玉节何煌煌。

今公遗像俨在堂,九原不作涕四滂。

秋菊春兰荐馨香,岁时奔走来巫阳。

江水日夜东流长,遗民千古心弗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