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教授

词高云蔼蔼,笔扫阵堂堂。

妙绝江南社,清新乐府章。

穷通元自乐,身世两相忘。

不下千寻海,焉能得夜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和余教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先,“词高云蔼蔼,笔扫阵堂堂”两句,以“词高云蔼蔼”描绘出诗文如云雾般高远、深邃,暗示了作品的意境深远;“笔扫阵堂堂”则以“笔扫”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文笔雄健、气势磅礴,仿佛战场上排山倒海的冲锋,展现出诗人的才华横溢与气魄非凡。

接下来,“妙绝江南社,清新乐府章”两句,赞美了诗文的风格独特、清新脱俗,如同江南社中流传的佳话,又似乐府篇章中的清雅旋律,表达了对诗作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

“穷通元自乐,身世两相忘”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内心都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快乐,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与“逍遥自在”。

最后,“不下千寻海,焉能得夜光”两句,以大海为喻,强调了只有深入探索、不断追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光芒。这里的“夜光”象征着智慧的光辉,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达到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艺术与人生的感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我超越的渴望。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胡观光闻蝉

地僻林逾静,山幽鸟不惊。

日高帘影重,蝉噪柳阴轻。

鬓学风前翼,琴传叶下声。

士龙能作赋,为尔特留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彦明

叔父今谁贵,中郎一世豪。

渡江人物盛,容驷里门高。

冠盖荣吾党,芝兰见汝曹。

兹游兼问学,鼓箧莫辞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江上

倚杖江风起,呼船水面开。

人从州觜渡,帆破浪头来。

月色共千里,天恩遍九垓。

当年送客处,待看赤车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杨彦昭往湖南谒陈梦肇运使

结客少年日,同游碧水边。

今持绣衣斧,就觅孝廉船。

湖阔惊千里,云开有一天。

莫嗟清绝地,不异泛红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