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尚书二首(其二)

使节翩翩去不回,九重闻讣亦兴哀。

和羹未尽盐梅用,清庙方求栋宇材。

佳传岂无良史述,甘棠应有后人培。

褒崇更锡翔鸾诰,千载荣光照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挽诗以沉痛的笔触,悼念了一位逝去的高官——宋尚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高度评价。

首联“使节翩翩去不回,九重闻讣亦兴哀”描绘了使节离去的场景,虽已无法挽回,但朝廷得知噩耗,仍感哀痛。这里通过“翩翩”一词,形象地展现了使节离别时的优雅与庄重,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风范与影响力。

颔联“和羹未尽盐梅用,清庙方求栋宇材”运用了“和羹”与“盐梅”的典故,比喻逝者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盐梅是调味品,象征着平衡与协调,而“和羹”则指调和国家大事,表明逝者在国家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清庙”象征朝廷,而“栋宇材”则是支撑房屋的主梁,暗喻逝者在国家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贡献。

颈联“佳传岂无良史述,甘棠应有后人培”表达了对逝者事迹将被历史记载的肯定,以及对其美德将被后人传承的期待。“佳传”意味着美好的传说或记录,“甘棠”出自《诗经》,常用来比喻恩德深厚,此处借指逝者留下的美好影响。这两句既是对逝者功绩的赞颂,也是对未来传承的期盼。

尾联“褒崇更锡翔鸾诰,千载荣光照夜台”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崇高赞誉与永久纪念。其中,“褒崇”意为给予极高的荣誉,“翔鸾诰”是古代帝王赐予大臣的高级荣誉文书,象征至高无上的尊荣。“千载荣光”强调了这种荣誉将跨越千年,照亮逝者长眠之地,寓意逝者的影响将永存于世。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遗产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周长史南归

自从湖海见新诗,到处骚坛说项斯。

玉轸朱弦弹白雪,银钩铁画写乌丝。

宦情落落冯唐老,心事悠悠鲍叔知。

此去江南风月好,吟残毋惜慰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教谕朱经

先生不改岁寒心,又复青青见子衿。

湖海声名从此大,诗书惠泽入人深。

泮芹得雨添春绿,坛杏□云落昼阴。

我有咏沂无限趣,送君聊付一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祠部给假归浙

凤诏新颁雨露饶,朝回花底缓联镳。

丘园在念归心切,朋旧相看别恨遥。

祖帐一杯都下酒,仙舟八月海门潮。

悬知醉卧林泉月,梦入钧天听九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王中书给假归豫章

高堂侍养白头母,上国言归青琐郎。

九鹭衣裳荣画绣,双龙敕命焕文章。

乡关共羡忠而孝,童稚相看喜欲狂。

云路故人先有约,春风联佩入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