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中尉园亭

分竹穿苔暑自平,披襟小阁坐来清。

使君河上浮槎兴,公子夷门结辔情。

自有明珠堪照乘,岂无佳色解倾城。

时人若问游梁客,司马相如字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勤中尉园亭》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幅夏日园林中的宁静与雅致之景。

首句“分竹穿苔暑自平”,以“分竹”与“穿苔”描绘出园中竹子穿行于青苔之上的情景,虽处炎夏,却因竹影婆娑而显得清凉。次句“披襟小阁坐来清”,进一步渲染了这份清凉,诗人坐在小阁之中,敞开衣襟,感受着从竹林间透来的凉风,心境随之宁静下来。

接着,“使君河上浮槎兴,公子夷门结辔情”,这两句运用典故,将诗人自己比作历史上的名士,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英雄豪杰的追慕。使君,指古代官职,此处借指诗人;浮槎兴,源自《汉书·扬雄传》,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公子夷门,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公子信陵君,结辔情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自有明珠堪照乘,岂无佳色解倾城”,这两句诗赞美园中景物之美,如同明珠般珍贵,不仅能够照亮人心,还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最后,“时人若问游梁客,司马相如字长卿”,诗人以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自比,司马相如曾以《子虚赋》等作品闻名于世,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抱负和对名声的期待。同时,“游梁客”也暗指诗人游历四方,寻求知音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闻肖甫已代元美大名有寄

褰帷蜀道望吴天,二子瓜期迥自怜。

五马过逢曾此地,双凫飞去复何年。

谁言官合谈兵起,尔已名从作赋传。

父老未须窥露冕,何人不识使君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刘将军

忆醉卿家春草芳,征轺信宿向渔阳。

行间旧识千夫长,毂下新推六郡良。

白马从军明月塞,黄金结客少年场。

何时更出追风骑,策尔持缨请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其一)

雁门句注九关通,地接燕山帝业雄。

使者汎舟从绛水,将军转饷入云中。

分藩忽壮朝廷色,开府深悬保障功。

晋国莫强兵马地,股肱何但数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其二)

吏部风流入奏年,诸郎谁不让朝天。

五云忽映襜帷动,双辖重临水镜悬。

色借绨袍堪病起,诗更藻笔已名传。

故人剩有河山在,二子相逢海岱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