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晨起闻卖花声,知安排作七夕矣

碧水珠流,明霞花渡,镜奁催趁朝妆。

隔年心事,分付待钗行。

多少珠帘绣幕,频回首、月户灯廊。

闲情在,泉华晓汲,淡淡看秋光。

虚堂延漏听,无人夜半,休更思量。

漫赢得尊前,一点芬芳。

憔悴荷衣未改,佳期怨、宫彩先凉。

针筵畔,都无才思,随分过昏黄。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醒来听到卖花声,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七夕节的场景。"碧水珠流,明霞花渡",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晨光中流水如珠,花香四溢的清新画面。"镜奁催趁朝妆",暗示了女子为节日忙碌准备的情景。

"隔年心事,分付待钗行",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钗子传递着复杂的心绪。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珠帘绣幕"和"月户灯廊"的描绘,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体现出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泉华晓汲,淡淡看秋光",进一步深化了时光流转的主题,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淡淡的哀愁。进入夜晚,"虚堂延漏听",空荡的厅堂里只有滴答的漏壶声,孤独感油然而生。"无人夜半,休更思量",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思念。

"漫赢得尊前,一点芬芳",借酒浇愁,但只能短暂地麻醉自己。"憔悴荷衣未改,佳期怨、宫彩先凉",以荷花的凋零比喻自己的心境,佳期未至,却已感到凄凉。最后,"针筵畔,都无才思,随分过昏黄",表达出在这样的时刻,连平日的才情也消磨殆尽,只能勉强度过这昏黄的一天。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卖花声引发的七夕联想,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解蹀躞.答六禾

露井轻敲梧韵,户闭西风悄。

夜吟相答哀蛩步幽草。

浑做一片凄清,暗尘著处都销,海边人老。倦怀抱。

劳梦逡巡旋觉。相逢与君笑。

泛槎仙客年年见秋早。

管甚天上佳期,可怜不似忘机,去来鸥鸟。

形式:

蕙兰芳引.题谭瑑青聊园填词图

栖苦梦华,楚香浣、去尘无迹。

对雪户灯窗,清映素怀向夕。

玉梅数点,漫唤起、花间吟笛。

想旧时月在,到此依稀能忆。

绣笔闲来,花虫欲语,永夜愁寂。

更风景山河,经眼尽堪泪滴。

白头吟望,渺然京国,年少时、相念几多怜惜。

形式:

烛影摇红.丁卯正月初三夜,与闺人烧烛候春

光悦新眉,冻痕巧印妆梅倩。

旧寒尊俎尚依然,门掩黄昏院。蜜炬围红自暖。

暗尘销、香深醉浅。年华珍重,问讯花风,今番迟见。

无限银屏,好春来处都行遍。

趁时青韭入冰盘,何似山家便。钗胜看人未免。

海天宽、闲心待遣。尊前一笑,有几春人,白头贫贱。

形式:

珍珠帘.灯约阻雨

东风漂荡灯如水。红楼望、倦枕恹恹慵起。

衾麝惜余熏,熨旧寒醒未。

染柳妆梅箫意懒,奈嫩约、黄昏犹记。愁理。

问凌波庭户,深深能几。

顽老著甚情怀,便良宵花月,多时无味。

楚梦总关人,教看春何计。

绛蜡流尘轻换尽,况更说、承平歌吹。闲里。

恁过眼年光,空余清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