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舟中(其三)

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

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

一望淮阴墓,今人百感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文人袁宏道在淮安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身处空旷郊野,路面不平,被碎石和蒿草覆盖,显得荒凉。他注意到朽木上挂着菌类,以及古城遗迹中残留的烧焦痕迹,这些细节展现出历史的沧桑。通过地图,他辨认出旧时的营垒和邮路,显示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最后,诗人遥望淮阴墓,引发对古人英雄事迹的感慨,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时空流转中的历史沉思和个人情感交织。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淮阴侯祠

秋郊兔尽韩卢窘,三尺青蛇捲锋颖。

到手山河掷与人,却向雌鸡纳腰领。

英雄桎足归罗网,辩士舌端空来往。

本将衣饭畜王孙,未许肝肠敌亭长。

一局残棋了项秦,五湖西子白纶巾。

贪他一颗真王印,卖却淮阴跨下人。

形式: 古风

经下邳

诸儒坑尽一身馀,始觉秦家网目疏。

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饮马长城窟行

长城水呜咽,夜夜作秦语。

问子何代人,防胡旧军旅。

冤魄滞孤魂,不得归乡土。

白水洗白骨,瘢尽水酸楚。

洗多成黑流,水性毒于蛊。

立马古战场,长嘶待天雨。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安有狭斜行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

山西女儿帕勒头。面上堆粉鬓堆油。

二十五弦弹箜篌。猩红衫子葡萄紬。

笑问南装如此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