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日午后,独坐室内,观景抒怀的情境。首句“昼长初卧起,侵幌篆烟微”写出了夏日白昼之长,诗人从午睡中醒来,室内篆香的烟雾轻轻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
接着,“乌府閒中静,青山雨后肥”两句,通过对比乌府(可能指官署或书房)的宁静与窗外青山在雨水滋润后的丰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庭花擎日午,檐鸟曳云飞”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景象,中午时分,庭院中的花朵仿佛在阳光下挺立,而屋檐下的小鸟则在云朵间自由飞翔,生动地展现了夏日午后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无那东西警,愁城忽四围”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事物的警觉,以及由此引发的某种忧虑或愁绪,这种情绪似乎在四周蔓延开来,给宁静的夏日午后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系列景象,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