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的《过歌风台》。诗中描绘了诗人路过歌风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深沉的感慨。
首联“台下残碑手重摩,腐儒千载此经过”,诗人亲手抚摸着台下的残破石碑,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这里既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也暗含了自己作为“腐儒”(即迂腐的读书人)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感。
颔联“诸生未识叔孙礼,游子还从父老歌”,通过对比“诸生”(年轻学子)和“游子”(在外漂泊的人),以及“叔孙礼”(古代的礼仪规范),展现了不同人群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诗人似乎在感叹,尽管时代变迁,但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在某些人心中得以延续。
颈联“日落五陵无旧树,风来泗水有馀波”,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五陵(古代帝王陵墓)前只剩下几棵枯树,而泗水(古代河流)却依旧流淌的画面。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短暂,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流逝。
尾联“神骓不逝空成泣,走狗犹存奈尔何”,以“神骓”(古代名马)和“走狗”(随从)为喻,表达了对英雄与平凡人的命运的思考。神骓虽英勇,却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而走狗虽平凡,却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整首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融入了个体的悲欢离合,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