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
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
堤柳绵争扑,山樱火共烘。
长安少年客,不信有衰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春景象。开篇“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两句,通过对鲜绿草地和盛开花朵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情景。
接着,“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农村的雨水滋润榆树和江河里的鲤鱼随风游弋的生动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
“堤柳绵争扑,山樱火共烘”两句,又将视角转向堤岸上的垂柳和山中的樱桃,以细致入微的笔法描绘出春日里植物竞相生长、花果交辉映衬的情状。
最后,“长安少年客,不信有衰翁”两句,则以一个少年旅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愿相信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与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不详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江城吏隐敞朱扉,旋筑高台望翠微。
景对云山诗笔健,政移风俗讼筒稀。
那将尘虑干方寸,但觉仙踪在四围。
花木阴森鱼鸟乐,暂来犹拟便忘机。
已向南宗悟,尤于外学精。
士林传字法,僧国主诗盟。
初地形容古,弥天语论清。
因君支遁辈,徒擅养鹰名。
宏搆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地分金穴贵,人共白云闲。
野色春墙外,池香暮雨间。
燕申忘万虑,吏隐敌箕山。
山巅层搆与云平,贤者新题叱驭名。
为要澄清归治道,不辞艰险表忠诚。
南枝初见梅林秀,九折遥思剑栈横。
若使当时嫌远宦,海隅何得有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