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寄刘子威侍御(其一)

吴客椷书问转蓬,姑苏台上起秋风。

七星已佩干将剑,五色还乘鲍氏骢。

江海双悬精自合,阳春一曲步逾工。

只今曾照西施月,多少娥眉画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寄刘子威侍御(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首联“吴客椷书问转蓬,姑苏台上起秋风”,以“吴客”和“转蓬”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借“姑苏台”上的秋风,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七星已佩干将剑,五色还乘鲍氏骢”,运用了“七星剑”和“鲍氏骢”的典故,分别指代卓越的才能和高贵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

颈联“江海双悬精自合,阳春一曲步逾工”,通过“江海双悬”和“阳春一曲”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友情如同江海般深邃,又如同美妙的音乐般动人,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

尾联“只今曾照西施月,多少娥眉画不同”,以“西施月”和“娥眉”为喻,赞美了友人如西施般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独特,即使在众多美好的事物中也难以替代。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荅寄刘子威侍御(其二)

忆昔风云满帝乡,同时射策向明光。

一毛宛在中书日,匹练遥飞御史霜。

北海清尊开岱色,西京彩笔照河梁。

非君尺素三江下,争得秋声入雁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

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

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春风解郡豫章还,已报徵车起汉关。

尽怪双龙高紫气,何妨五马照朱颜。

门人榻自南州下,座客樽应北海闲。

似是朝廷知借寇,先开书箧慰中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其一)

使君漕挽山东回,天子全齐外府开。

海王至今馀伯气,大风千古见雄才。

鱼梁忽落双江水,白石遥分万里台。

更广绝交成妙论,可无人识孝标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