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冠法师邓均谷祷雨歌

至正辛丑秋七月,官河无舟死鱼鳖。

钱唐城中十万室,凿井深通海鳅穴。

海底九乌朝并出,流金铄石气愈烈。

我无快刃斫旱魃,构孽为妖降吴越。

老巫歌舞帝不悦,真宰之罪何当雪。

天冠法师与天通,丹书铁券呼龙公。

石坛昼晦群神降,金支翠旗来半空。

举杯掷地霹雳从,澍雨一日声如硔。

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

百金不顾归空同,师岂琐琐贪天功,笑汝蜥蜴能为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天冠法师邓均谷祷雨歌》描绘了至正年间杭州地区严重的旱情。诗的开篇写到官河中鱼鳖因缺水而死亡,暗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接着,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钱塘城内凿井求雨的情景,以及海底乌鸦般的云层聚集,象征着天气酷热和旱魃作祟。

天冠法师邓均谷出场,试图通过祈祷唤起龙公降雨,展现了民间信仰的力量。他的祈祷引起天地异象,石坛阴暗,群神降临,金光翠旗飘荡,象征着神灵的回应。在掷杯祈雨的瞬间,雷电交加,大雨如注,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庄稼茂盛,儿童欢歌,丰收在望。

然而,诗人并未将功劳归于法师个人,而是指出法师并非只为私利,而是以大局为重,表达了对法师无私精神的赞扬。最后,诗人以嘲笑“蜥蜴变龙”的寓言收尾,寓意法师的神通并非出于凡人之力,而是源于上天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民间祈雨活动的壮观场面,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无私奉献者的赞美。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铁厓先生醉歌

先生爱酒称酒仙,清者为圣浊为贤。

清江三月百花合,江头日坐流萍船。

左携张好右李娟,紫檀双凤鹍鸡弦。

倾家买酒且为乐,老妇勿忧无酒钱。

白日西没天东旋,秋霜入镜何当玄。

蓬莱有路不可到,祖龙已腐三重泉。

何如快饮三万日,酒楼即起糟丘边。

愿持北斗挹东海,月落枕股楼头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行路难

采玉于阗河,问君勃律何。

时过采珠鲛人室,问君百粤何时出。

珠玉岁久同为尘,君胡重利不重身。

海有波,缺我楫,山有石,摧我轮。

行路难,出门即羊肠,何况万里道。

管叔危周公,匡人仇鲁叟。

尊有酒,盘有壶,鼓坎坎,歌乌乌。

海不可涉,山不可徒。路旁之人,爱尔玉与珠。

行路难,我以为父,安知非虎。我以为兄,安知非狼。

仰天悲歌,泣下沾裳。

形式: 乐府曲辞

雨中

江南正月如腊月,花开未开春尚悭。

空中白雨急飞瀑,海上黑云深抱山。

老夫闭门愁不出,十日西窗听萧瑟。

公卿鞴马五更朝,且独高眠舒我膝。

铜雀破瓦不补天,哦诗强学号风蝉。

荒村无路竹鸡唤,载酒何人寻郑虔。

白头为农计亦足,弃书耕田买黄犊。

形式: 古风

正月廿九日杨鸣鹤席上分韵得几字

两山昨夜风雨止,水涨新痕没沙尾。

黄知彭泽柳初芽,红见武陵桃欲蕊。

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谁知己。

白发杨郎古奇士,千金已散归田里。

闭门留客为张筵,共喜一时成二美。

小儿行觞不计筹,大儿割肉能操匕。

冬殖下箸白于肪,秋藕洗泥寒刺齿。

且须快意在今朝,况我中年会能几。

乱离相见亦偶然,海内交游半为鬼。

颠狂岂顾傍人毁,但恨白日无淹晷。

赋诗已觉无曹刘,骂客安知有程李。

坐中一鹤能商歌,歌作连珠尽倾耳。

风卷新声入夜云,豪竹哀丝静如水。

若为倒卷玻瓈江,百尺高楼眠不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