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其二)

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

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

隐隐雷声惊霹雳,层层雾影断虹霓。

城边指点宫墙近,蜡屧街头步步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秋时节,前往城市监督修复圣庙途中遭遇风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骤雨、龙光塔、白云、跳波鲤、转午鸡、雷声、雾影等自然景观,以及城边的宫墙和街头的泥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中行旅图。

首联“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描绘了暴雨突至,使得城墙上的雉堞变得模糊不清,而高耸的龙光塔在云雾中显得更为壮观,与低垂的白云形成对比,展现出雨中景色的独特魅力。

颔联“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绘。雨后,渔庄的居民因看到跳跃的鲤鱼而感到喜悦,村舍中传来午后的鸡鸣声,一派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颈联“隐隐雷声惊霹雳,层层雾影断虹霓”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雷声隐隐,伴随着惊人的霹雳,雾气层层,仿佛将彩虹切断,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

尾联“城边指点宫墙近,蜡屧街头步步泥”则回到城市的视角,通过“指点宫墙近”这一动作,暗示了作者对修复圣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蜡屧街头步步泥”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街道的泥泞,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从自然到人文的过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观察与感悟,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体现了对社会事务的关注与责任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0)

安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丑秋八月随鉴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有感二首(其一)

高阁临霄久不开,断碑风雨独徘徊。

只今重葺宫墙日,倍想当年梁栋材。

瞻拜圣经同日月,摩挲礼器象云雷。

登临平揖龙山塔,恍见奎光接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丁丑秋八月随鉴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有感二首(其二)

往来庠序思悠悠,世德清芬孰与俦。

乡校几筵垂百祀,名山俎豆永千秋。

东林兴废悲殊劫,南国风骚续古愁。

幸有耳孙绳祖武,相期当道骋骅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尊经阁二首(其一)

高阁层层接斗魁,而今逸兴忽然来。

云梯偶踏三三级,经史如城一一堆。

画槛落红成古木,琼檐摇绿长新莱。

未知创建凭谁手,修到今朝有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尊经阁二首(其二)

画栋帘开瑞霭浮,晓云晴日下岑楼。

九龙峰秀回环映,万井烟浓次第收。

枫影乱飞溪渡口,桂香轻拂泮池头。

从知到此红尘远,无限清光一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