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释奠诗

灵象既分,神皇握枢。其降曰命,有书有图。

化彰礼乐,教光典谟。五经夤序,七纬重敷。

保氏述艺,乐正奠师。良玉缘琢,务德由咨。

雅沿俗化,风移运迟。道不云远,否终则夷。

下武增辉,烝哉体圣。三极彝伦,九服骘政。

文以止戈,学以流镜。国崇上庠,人思下竞。

昭昭储后,悊秀克明。徽若稽古,体睿申情。

往行内洁,前言外清。纡光隆业,让龈胶庭。

敷奥折文,悦书敦史。六诗开滞,三易机理。

光耀程辉,华翻丽起。尊圣明贤,释兹敬礼。

仪形初盥,容祗荐陈。罍鬯清飨,俎实芳礼。

登歌奏阕,有司告神。以介景福,庆无不臻。

祝史赞撤,敛圭轩燕。笙镛列阶,展声宿县。

舞节金石,歌依越练。交袖折羽,流龠清殿。

傧仪接贽,相诏初筵。峨峨台弁,灼灼藩蝉。

时英整笏,胄子端篇。大观在上,于斯盛焉。

云行雨施,品物甄流。敷荣散春,兰芬曜秋。

道洽虽均,蒙固难周。进垂智效,退惭山丘。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太子在释奠仪式上的庄严与神圣,展现了古代中国对教育和礼仪的高度重视。诗中提到“灵象既分,神皇握枢”,象征着智慧与权力的结合,预示着皇太子将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不仅是皇权,更是知识与道德的权威。

“化彰礼乐,教光典谟”强调了礼乐教化的深远影响,以及经典文献在教导中的重要性。接着,“五经夤序,七纬重敷”表明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与传承,通过“保氏述艺,乐正奠师”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与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良玉缘琢,务德由咨”表达了对品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如美玉般的人格需要精心雕琢。接下来,“雅沿俗化,风移运迟”说明了高尚行为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即使改变缓慢,但最终会带来正面的变化。

“道不云远,否终则夷”体现了对道德追求的坚定信念,即使道路漫长,最终也会达到光明的彼岸。“下武增辉,烝哉体圣”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子孙后代能继续发扬先祖的美德。

“三极彝伦,九服骘政”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全面性和公正性,通过“文以止戈,学以流镜”指出文化与教育在维护和平与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国崇上庠,人思下竞”表达了对教育的推崇,以及个人在竞争中不断进步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古代中国对教育、礼仪、道德和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

何胤(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诗

寂寂长信晚,雀声喧洞房。

蜘蛛网高阁,驳藓被长廊。

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

悠悠视日暮,还复守空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古诗

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大言应令诗

欲游五岳。迫不得申。杖千里之木。鲙横海之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细言应令诗

冥冥蔼蔼。离朱不辨其实。步蜗角而三伏。

经针孔而千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