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别同年萧芝水甘子园

叵奈苦风愁郑判,不能微雨过苏端。

情怀秖觉向人尽,离别须知对面难。

渺渺湘流仍独去,萧萧岳麓怅回看。

来年待我春冰泮,共尔浯溪买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的《柬别同年萧芝水甘子园》。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愁绪和不舍。

首联“叵奈苦风愁郑判,不能微雨过苏端。”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离别的愁苦,风的不可控和雨的无力感,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这里的“郑判”和“苏端”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的名字或代称,暗示了即将分别的对象。

颔联“情怀秪觉向人尽,离别须知对面难。”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痛苦。诗人说,面对离别,情感似乎已耗尽,而实际上,离别之难,不仅在于物理上的分离,更在于心灵上的割舍。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刻。

颈联“渺渺湘流仍独去,萧萧岳麓怅回看。”通过湘江的辽阔和岳麓山的萧瑟,描绘了诗人独自离开的情景,以及回望时的怅然若失。湘江的“渺渺”和岳麓的“萧萧”,营造了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强化了离别的情感色彩。

尾联“来年待我春冰泮,共尔浯溪买钓竿。”则寄希望于未来的重逢。诗人想象着来年春天冰雪融化之时,能与友人在浯溪边共同垂钓,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这一设想既是对离别的一种慰藉,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与复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同黄小谷登双清亭

奔山东南来,蜿蜒欲度水。

资邵不相让,并力遏之止。

怒石峭林立,巉撑兀熊兕。

危础出绝壁,飞甍影潭底。

下眩深涡回,前俯古塔峙。

孤云挂厓树,渔艇悬沙觜。

万柳暗江天,千帆隐城雉。

遐迩豁晞瞩,洵哉兹亭美。

同游痴翁后,挥洒亦莫比。

请为卧游计,画稿吾先拟。

形式: 古风

邵陵道中

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

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永州廿三初度

零陵天下幽奇处,中度生朝发兴多。

袁渴纷红思柳子,淡山新绿忆涪皤。

似渠明岁求鸿博,正我今时过蒋罗。

暗数年华计才德,一分不到欲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浯溪游

朝别柳司马,暮拜元道州。

濑齿寒泉水,濯足清湘流。

春风挈船好晴日,拊髀跃入浯溪游。

浯溪何在在湘浒,胜游未易更仆数。

初缘苔磴踏莎行,碧尘里烟浓楚楚。

户以石门檈以桥,隔阂其内涉无睹。

度桥而南忽异常,千章嫩盖蒙堂隍。

幽飔澹霭落香雨,缘云堕地山皆凉。

中有次山旧日樟,枝所到处天无光。

扶来小峰欲上翔,若翼伏卵苦佩囊。

?亭紫桷出峰顶,下视乃在枝间藏。

由樟西行百余尺,摩崖阴风动心魄。

三百六十生铁虬,影写江天光照壁。

墨精阅勺走殊怪,至今柳印压手擘。

前明亦有中兴颂,姓字谁某漫莫识。

瞿家玉筋临崖东,鲛胎老皮嵌紫茸。

蛓毛蜭茧四卫护,不许摩拓伤其峰。

皤书颠笔接不暇,足直目眩成老翁。

一群乳虎阻去路,手擘寸线回盘中。

绣沓罗蒙罩云麓,惊入洞房睡初足。

春流溪水花溶溶,满耳丁当漱寒玉。

峭石叠起珊瑚枝,铁网槎枒瘦无肉。

红亭鼎峙上下石,万颗斜阳点丹绿。

出最上亭钞厥旁,乃登峿台颠中央。

天置橙榻不砻琢,广脩可坐百人强。

台唇窊尊古藓镶,尊底万丈浮清湘。

尊中凝脂白如霜,疑是元子残酒浆。

此时傲气横八极,叉腹大卧望昊苍。

不觉今古入奇怀,风雷摆宕虮虱肠。

笑向云中数招手,拍拍窊尊叫聱叟。

何必相逢孟武昌,始汎抔湖一樽酒。

当日能昏昏死阿?,乃见天王下殿走。

感时忧国颂嗣皇,事有至难寓忠厚。

文章经济付一漫,山水伤心旌吾有。

黄云动地悲风来,同游者子皆归哉。

右堂书鬼转清啸,旧居空见高坟堆。

小子不知独何事,幽兰暗结红玟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