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怜悯自己过去傻傻的,不习惯每天骑马在满是尘土的路上奔波。
荒凉的小路上露水打湿了旗帜,幽静的窗内笔头因尘封而干涩。
夕阳下半数树林中的人家炊烟稀疏,秋风吹过,大雁的身影显得凄凉。
我渴望回归田园生活,又有谁愿意屈服于小小的官职束缚呢?

注释

畴昔:过去。
痴顽:傻傻的。
黄埃:尘土。
日跨鞍:每天骑马奔波。
荒径:荒凉小路。
露沾:打湿。
旗尾:旗帜。
笔头乾:笔头干涩。
残照:夕阳。
人烟晚:人家炊烟稀疏。
雁影寒:大雁身影凄凉。
田园:田园生活。
微官:小小的官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自我安慰,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过去不够成熟、未能及时出世的自责,以及对现实繁华尘世的疏离感。

"畴昔抱痴顽," 表示诗人对于年轻时的自己懵懂无知感到惋惜,而 "不惯黄埃日跨鞍" 则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不适应与厌倦。黄埃指的是尘土飞扬,这里象征着官场中的纷争和污浊。

接下来的两句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感受,以及书房内外的景象。荒径上的露水湿润了旗帜,而幽静的窗前则是尘封和笔尖干涸,这些都是诗人退隐生活的写照。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夜晚,而那一曲笛声与飞过的大雁则增添了秋意的凄凉。

最后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 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在质疑,有谁愿意低头去束缚于微不足道的小官职呢?

整体来说,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纯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宋周臣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艾惠夫容膝轩诗

乡人极口誇吾友,誇道新来葺妙居。

东晋风流千载后,南窗潇洒数椽馀。

无肠可著犹贪酒,有眼能看肯废书。

记取鲁人学柳下,不须辞米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博士举陈东秀才雪诗云已成堆积势应费扫除功句甚佳惜不见其全数日雪作无事辄用其韵

寒意连朝进,祥霙万里通。

洁身原有道,润物又成功。

馀霭犹吞日,狂飙漫走空。

田翁钩膝语,贫里幸年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震山岩

翠石黏云湿,寒岩带藓深。

树函怀古意,水印读书心。

经济神犹在,幽栖径可寻。

青毡吾旧物,税驾卧山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