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森森戈戟心,尽在皮里著。
傍有烂柯人,点破都是错。
这首诗《和筹堂四首(其二)棋》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森森戈戟心,尽在皮里著”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棋局与战场相联系,暗示了棋盘上的每一步都如同战场上的决策,充满了战略与战术的考量。棋盘上的对弈就如同士兵们在戈戟林立的战场上厮杀,每一着棋都可能决定胜负。
接下来,“傍有烂柯人,点破都是错”两句,引用了“烂柯人”的典故,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烂柯人是指晋朝王质的故事,他在山中下棋,待到棋局结束时发现手中斧柄已朽,时光已经流逝很久。这里诗人借“烂柯人”之名,表达了对棋局中错失良机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棋喻人生,通过棋局的得失来反映人生的起伏与抉择,既展现了棋艺的高妙,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智慧的独到见解。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
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手与心相应,妙处在咫尺。
笔尖多少锋,挥埽天地窄。
四海尚干戈,几人知稼穑。
青青原上麦,忍放征马食。
世事纷纷变,人生种种愁。
行年三十九,得岁又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