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送汤

正歌尘惊夜,斗乳回甘,暂醒还醉。

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

玉手磨香,镂金檀舞,在寿星光里。

翠袖微揎,冰瓷对捧,神仙标致。

记得拈时,吉祥曾许,一饮须教,百年千岁。

况有阴功在,遍江东桃李。

紫府春长,凤池天近,看提携云耳。

积善堂前,年年笑语,玉簪珠履。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翻译

歌声如尘,夜晚被惊扰,斗酒中的乳香回甘,让人短暂清醒又沉醉。
再次煮酒,尝试长松的风味,银瓶中盛满佳酿。
玉手研磨香气,金檀木的雕刻随着舞动,就在寿星的光芒下。
翠绿衣袖轻轻掀起,冰凉的瓷器相碰,仿佛仙子般美丽。
记得当初取酒时,曾许下吉祥的愿望,每一杯都希望能带来百年的长寿。
更何况还有功德,遍布江东的桃李满园。
仙界的春天永驻,接近天宫的凤凰池,期待着携手共进。
积善之家门前,每年都有欢声笑语,女子们佩戴着玉簪和珍珠鞋。

注释

歌尘:歌声。
夜:夜晚。
斗乳:斗酒中的乳香。
回甘:回甜。
银瓶:装酒的银制容器。
风味:味道。
玉手:白皙的手。
香:香气。
镂金檀:雕刻着金檀的器物。
寿星光:寿星的光芒。
翠袖:绿色的衣袖。
揎:提起。
冰瓷:冰冷的瓷器。
神仙标致:仙子般的美丽。
吉祥:吉祥的祝愿。
百年千岁:长久的寿命。
阴功:善行带来的福报。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
紫府:仙界。
凤池:朝廷。
云耳:仙人的象征。
积善堂:积善之家。
笑语:笑声。
玉簪:玉制发簪。
珠履:珍珠装饰的鞋子。

鉴赏

这首诗名为《醉蓬莱》,出自宋代诗人王千秋之手。全诗采用了豪放与细腻并重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夜宴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人生美好时光的心境。

"正歌尘惊夜,斗乳回甘,暂醒还醉。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

这一段通过对音乐与酒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豪迈的氛围。"正歌"指的是宴席上的歌唱,"尘惊夜"则是夜晚的宴会给人带来的震撼感。"斗乳回甘"象征着美酒佳肴,而"暂醒还醉"则显示出宴会中的无忧无虑和享乐情怀。

"玉手磨香,镂金檀舞,在寿星光里。翠袖微揎,冰瓷对捧,神仙标致。"

这一部分通过对女性细节的描绘,如玉手、翠袖等,展现了宴会中女性的柔美与高贵,同时"镂金檀舞"和"冰瓷对捧"则突出了宴会上的奢华与艺术享受。"在寿星光里"暗示着宴会如同仙境一般。

"记得拈时,吉祥曾许,一饮须教,百年千岁。"

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记得拈时"指的是要记住那美好的时刻,而"吉祥曾许"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

"况有阴功在,遍江东桃李。紫府春长,凤池天近,看提携云耳。"

这一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阴功"、"桃李"等,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态度。"紫府春长"和"凤池天近"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积善堂前,年年笑语,玉簪珠履。"

最后一句通过"积善堂前"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再次强调了人生中的积极态度和幸福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自然美景以及人生美好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乐当下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68)

王千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圆子

翠勺银锅飨夜游。万灯初上月当楼。

溶溶琥珀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

香入手,暖生瓯。依然京国旧风流。

翠娥且放杯行缓,甘味虽浓欲少留。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蒸茧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

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

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

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龙子祠农人享神

晋州之西,山曰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

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

多黍多稌多麻蔬,沄沄万亩棋局如。

田家终岁惟勤劬,虽有乾旱无忧虞。

割牲酾酒父老趋,坎坎击鼓吹笙竽。

报答龙神醉饱馀,宛若泽国江乡居。

晋州之东民岂迂,耕种自亦为农夫。

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濡。

父子筋力疲辘轳,肩赪汗浃良区区。

老我见此空嗟吁。

谁把劳逸分两途,凶年且为宽赋租。

形式: 古风

绝命辞

此生无复望生还,一死都归谈笑间。

大地皆为肝血污,好收吾骨首阳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