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坛二首(其二)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

每看晴日移坛影,常说寒潭卧黑龙。

沆瀣要和千岁药,茯苓先斸万年松。

拟寻活计参真趣,又隔烟萝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坛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以对比手法,将四周低矮的山峦比作附庸,突出天坛之巅的雄伟。接着“每看晴日移坛影,常说寒潭卧黑龙”两句,通过晴日与寒潭的动态与静态对比,展现了天坛的神秘与宁静之美。

“沆瀣要和千岁药,茯苓先斸万年松”则运用了神话色彩的想象,将天坛与长寿、仙药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最后,“拟寻活计参真趣,又隔烟萝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对探寻生命真谛的渴望,以及面对重重障碍的无奈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天坛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93)

丘处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号长春子,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 字:通密
  • 籍贯: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148年—1227年

相关古诗词

春晚登眺

残花冉冉飞红雨,落日依依散白毫。

遥望西山官堠子,倚天孤耸一拳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春寒

海上春风日日颠,山头春色几时妍。

清明过了朱明近,未有红芳到眼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鳌山

重冈复岭势崔嵬,照眼云山翠作堆。

路转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劳山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