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经分水乘月顺流而下诗以志喜

风伯困吾舟,悠悠行复止。

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

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

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

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

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分水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风伯困吾舟”,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风力之大,仿佛风神在困扰着行舟,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悠悠行复止”则转折,展现了行舟在风力作用下的摇摆不定,既有动荡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离京两踰旬,今辰过分水”两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离开京城已逾十日,此刻正经过分水,既表达了行程的漫长,也预示着即将迎来新的景象。

“源泉一派来,河流看瀰瀰”描绘了水流的壮丽景象,源头的水流汇聚成河,波涛汹涌,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而“牵挽不劳人,棹歌声四起”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之力的神奇,无需人力牵引,舟行自如,同时,舟上歌声四起,增添了旅途的欢快气氛。

“疏柳映新蟾,澄波如镜里”两句,将视线转向岸边与水面,疏落的柳树映衬着新月,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忽闻人语喧,前村遥可指”则描绘了前方村庄的热闹景象,与之前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加了旅途的趣味性。

最后,“而于疾徐间,却悟乘除理”两句,诗人从舟行的快慢中领悟到了人生的道理,即事物的发展往往在快速与缓慢之间,蕴含着变化与平衡的哲学思考。

“剪烛坐深更,题诗聊志喜”则是诗人夜深时分,点燃蜡烛,坐下来写诗,以此记录下旅途中的喜悦与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30)

杨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白岩新竹庵

清影离离半窗竹,浥露凝烟翠堪掬。

托根此地何孤高,绝胜山阿并水澳。

月姨故故夜深来,写出此君真面目。

赋形不入草木流,劲节虚心自天育。

谛盟谁共岁寒三,迸地如陈爻位六。

结实终期凤鸟栖,敲风应遣诗魔伏。

主人觞咏有馀兴,满院绿阴浓入屋。

门墙岂无桃与李,奈此春华零落速。

眼看稚子又生孙,厚植深培为君祝。

勋庸次第收汗青,悬赏旌功安用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送袁汉弼教谕之翁源

雪消风劲寒威虐,羸马凌兢行复却。

送君典教去韶阳,举堕兴衰将有托。

陶镕诸士入模范,紬绎群经启关钥。

簿书猥琐了不与,染翰操觚有馀乐。

宦情如此复何求,药笼参苓取次收。

闻说甘棠犹蔽芾,勉旃事业绍箕裘。

形式: 古风

十一月八日驱车南行客况寥落赋此见志

驱车行,驱车行,护国寺前天欲明。

空劳弟侄远相送,悽然别去难为情。

萧条莫述眼前状,叱咤惟闻耳畔声。

雨馀到处足行潦,泥深没毂愁颠倾。

土桥垂垂架冰壑,乘危岌岌尤堪惊。

日高犹自未盥栉,枵腹时作春雷鸣。

亭午前村寻逆旅,草草一饭劳经营。

土床茅舍寒彻骨,坐席未煖催登程。

晚来僦得半间屋,孤灯明灭烟纵横。

酿雪可堪风挟势,破愁聊藉酒为兵。

月色未阑车又动,满身霜雪怯残更。

驱车行,朝复夕,客路年光驹过隙。

嗟予南北苦奔驰,禄食明时竟何益。

埋轮叱驭怀前修,千载英称犹籍藉。

阮生底事哭穷途,万里通衢随所适。

行人莫问车中谁,我亦皇家二千石。

形式: 古风

陈准卿招饮遂成长句申谢

天气清和最可人,群芳庭下杂然陈。

樽有香醪意良厚,食无兼味情弥真。

斯文雅会应如此,鼓乐喧喧徒聒耳。

宾主相忘礼数宽,古论今谈坐忘起。

湘帘半掩日初斜,银烛高烧护绛纱。

不惜花前为君醉,明朝案牍又公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