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夜读》,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读书的情景和内心世界。首句“夜来欹枕细思量”,通过“欹枕”和“细思量”展现出诗人深夜静思的专注与深沉。接着,“独卧残灯漏夜长”描绘出孤寂的夜晚,只有昏暗残灯相伴,时间仿佛更加漫长。
诗人深感岁月无情,“深虑鬓毛随世白”,担心随着时光流逝,自己的青春不再,头发渐白。他以“不知腰带几时黄”进一步表达对年华老去的忧虑,暗示腰带因久坐而松弛,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人言死后还三跳”,引用民间传说,即使死后还有三次复活的机会,但诗人更想珍惜生前时光,“我要生前做一场”,表明他渴望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两句“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的看法,即使名声未显,只要内心追求不息,精神永存。他决定再次点燃灯火,沉浸在阅读中,寻求知识和精神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又流露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