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夜兴

寂寂空廊络纬鸣,消摇岸帻近南荣。

闲眠簟作波纹冷,新浴衣如蝉翼轻。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

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寂静的长廊里纺织娘在鸣叫,我轻轻摇动头巾靠近南边的花草。
悠闲地躺着,竹席上的凉意像水波纹般,新洗过的衣服薄如蝉翼般轻盈。
细雨已经停歇,乌云散去,满天繁星隐没,月亮缓缓升起。
唤来童子持烛照亮藤编纸窗,随意间便写下一首清新的诗篇。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
岸帻:头巾,古代男子常戴的一种布帽。
南荣:南方的花草。
闲眠:悠闲地睡觉。
簟:竹席。
波纹冷:形容竹席上的凉意像波纹一样。
新浴:刚洗过澡。
蝉翼:比喻衣物极薄。
轻:形容衣服轻盈。
微雨:小雨。
云尽散:乌云完全散去。
月徐行:月亮慢慢升起。
持烛:拿着蜡烛。
藤纸:藤编的窗户纸。
取次:随意,不拘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与清凉。首句“寂寂空廊络纬鸣”,以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空荡的走廊更显得寥落。接着,“消摇岸帻近南荣”写诗人独自漫步,感受着南边花草带来的微微凉意,心情悠然自得。

“闲眠簟作波纹冷,新浴衣如蝉翼轻”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凉爽。诗人躺在竹席上,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凉意,更是心境的宁静;新浴之后,衣物轻薄如蝉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爽感。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描绘了雨后的天空,乌云散去,星星隐没,唯有月光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夜景。

最后,“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表达了诗人灵感涌现,唤来童子持烛照明,即兴创作出一首清新脱俗的诗篇。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景色,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感二首(其一)

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醉中光景似得志,梦里朋侪如少时。

落笔龙蛇仲蒙帖,满怀风月季长诗。

前朝名胜凋零尽,百岁关心只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感二首(其二)

圣世优容许乞身,归来犹幸齿齐民。

渔家那有悬车地,蔬食何施祝鲠人。

獠婢临溪漂衣絮,蛮童扫叶续炊薪。

生涯如此仍秋暮,赖是从来惯处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感

瘦尽腰围白尽头,悲蛩声里落梧秋。

短檠且慰经年别,裋褐犹怀卒岁忧。

天地无私嗟独困,风霜有信又残秋。

顽躯安得常强健,更倚东吴寺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稼渐登识喜

门外新场滑似油,早禾已庆十分收。

虹霓不隔郊原雨,蜩蚻争催巷陌秋。

人乐风传迎社鼓,路长水溅采莲舟。

老翁自笑无它事,欲隐墙东学侩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