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霞岛

霞片铄金红,坚顽不可扣。

流向寒潭侧,左右列门户。

门户划然开,隐见蕊珠台。

香炉就石洼,半面蚀藓苔。

花宫钟鼓响,冷然发遐想。

两手擘披间,抉破盘古障。

障裂见天隙,白日众星历。

影入潭底深,如在昆仑脊。

惝恍落虚无,来路转模糊。

东西忽易向,所认石塔孤。

紫霞君安在,金函发秘盖。

授我长生文,千秋泛灵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流霞岛的奇幻与美丽。

首先,诗人以“霞片铄金红”开篇,用“铄金红”形容霞光的耀眼夺目,仿佛熔化的黄金一般,渲染出流霞岛的瑰丽色彩。接着,“坚顽不可扣”一句,既赞美了霞光的坚韧不屈,也暗示了流霞岛的不可侵犯之感。

“流向寒潭侧,左右列门户”,诗人巧妙地将霞光比作流动的水流,流向寒潭的边缘,两侧则排列着象征门户的景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有序的氛围。

“门户划然开,隐见蕊珠台”,随着门户的开启,诗人引导读者窥见了隐藏在背后的蕊珠台,这不仅象征着知识的宝库,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探索。

“香炉就石洼,半面蚀藓苔”,诗人通过描述香炉与石洼的结合,以及藓苔的侵蚀,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花宫钟鼓响,冷然发遐想”,花宫中的钟鼓声响起,激发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遐想,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两手擘披间,抉破盘古障”,诗人以双手之力,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象征着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障裂见天隙,白日众星历”,随着屏障的破裂,诗人看到了天空的缝隙,以及白天与夜晚的星辰交替,寓意着对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影入潭底深,如在昆仑脊”,诗人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潭底深处,仿佛置身于昆仑山脉之上,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融入。

“惝恍落虚无,来路转模糊”,诗人陷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迷失在虚无之中,来路变得模糊不清,象征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探索。

“东西忽易向,所认石塔孤”,诗人突然发现方向发生了变化,眼前的石塔显得孤独而独特,寓意着对自我身份与存在意义的重新认识。

“紫霞君安在,金函发秘盖”,诗人询问紫霞君的行踪,并期待打开金函的秘密,表达了对智慧与知识的渴望。

“授我长生文,千秋泛灵海”,最终,诗人得到了长生不老的知识,能够在永恒的海洋中自由航行,象征着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与实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生命以及知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8)

林枝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看北海碑

掌故半信疑,图经杳难按。

龙门积石间,疏凿有崖畔。

显兹七曜古,谁为斩荒蔓。

昔在五代初,居圉浑未判。

贞观及开元,踵接词臣窜。

每读题壁诗,吊古馀泚汗。

北海诚天人,独漉掞天翰。

发挥岩壑幽,顽石点头看。

向来冗葛藤,居然一刀断。

如彼老充国,聚米罗前案。

一览星目境,何翅身陟玩。

玉韫并珠含,媚艳耀云汉。

千秋一片石,对语增悽惋。

形式: 古风

三元阁眺湖荡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形式: 古风

三仙洞

磴道何岧峣,虚堂莽萧瑟。

上有餐霞人,意閒貌古洗。

中者腹便便,卸襟带不结。

或历落嵚崎,支离如自失。

或佩古青萍,草屦轻袍帻。

情态虽各殊,总与人寰别。

道人不洒扫,空砌堆乱甓。

巧栋閒窜鼠,破帷或走虱。

岩中诸香火,狞者烂金壁。

独有古仙真,柴门掩白日。

形式: 古风

游石涧不果

迟日莺花风转舒,况兼幽壑迥清虚。

欣闻似得新名友,想见如看未读书。

日隘沮洳才一发,肺藏砢礧可千馀。

谁将巧妒泥游屐,我老还期卜隐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