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轩

江云惨淡江树黑,殷殷雷声震蛟室。

老龙怒挟风雨来,恍若骊珠散空碧。

已知凉气入桃笙,不觉秋声起芦荻。

渔艇纵横木叶飞,雪山巃嵷银涛立。

鼋鼍出没吼烟雾,鸿雁离披立沙碛。

轩中美人惊梦回,画思诗情满胸臆。

欲赋阳台朝暮情,当用子美春秋笔。

须臾风定雨乍息,自倚阑干观八极。

江南江北若混沌,金山焦山如水黑。

米老难移书画船,志和不弄烟波笛。

我寻酒伴扣柴门,落红满地无行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江雨轩》描绘了一幅雨后江景图。诗的开篇以阴沉的江面和雷声为背景,渲染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仿佛蛟龙在风雨中翻腾。接着,诗人通过“凉气入桃笙”和“秋声起芦荻”,暗示季节转换,凉意渐浓。

画面随着风雨的变幻,渔艇在落叶纷飞中穿梭,远处的雪山与江水形成鲜明对比,浪花如银涛耸立。鼋鼍出没,鸿雁栖息,增添了生动的自然生态。诗人寓情于景,轩中的美人被这景象惊醒,心中充满诗意。

诗人表达了想要以屈原《九歌·湘夫人》的深情和杜甫的雄浑笔法,来描绘这江雨轩的朝暮之变。风雨过后,江面平静,诗人独自倚栏远眺,感叹江南江北的景色变化,将金山焦山比作水墨画中的黑影,暗喻雨后的沉寂。

最后,诗人提到米芾和志和两位艺术家,表达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寻找酒友共度闲暇之意,但发现落花满地,无人来访,透露出一丝孤独和寂寥。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雨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潜

君不见金华山中牧羊子,踪迹何曾到城市。

一身深隐万重云,天地为家任生死。

朝飧九节蒲,暮采五粒松。

或招安期生,乘云访壶公。

道逢赤松子,翩翩来九峰。

醉拂松花卧松影,白云为衾石为枕,恍疑身在水晶宫。

梦断瑶台不知冷,结庐白云里,逍遥白云中。

咽漱元气,呼吸清风。与道翱翔,变化无穷。

吁嗟黄公不可从,钟鼎山林各天性,我欲献赋蓬莱宫。

形式: 古风

白帝城

孤城崭岩枕鱼复,四面皆山少平陆。

白盐赤甲近相峙,下控荆蛮上巴蜀。

赤符天子中兴时,乃是公孙子阳筑。

跃马成都僭称帝,隗嚣虽附非心服。

回首英雄草头露,城下瞿塘险如故。

孔明八阵尚依然,千载犹疑鬼神护。

经过半是南迁客,蹑磴扪萝览陈迹。

不知何处是阳台,一片寒烟锁荆棘。

落日空闻野猿啸,况乃无家百忧集。

速宜沽酒向城沽,醉倚江楼看山色。

形式: 古风

登岳阳楼

翼翼飞楼枕沙碛,倒影沧波压蛟室。

百尺雕阑接斗牛,倚阑人在空中立。

隔岸君山翠如洗,轩皇旧迹空兰芷。

古木长含谢豹声,断云时送阳台雨。

楼前风景浑如昔,兔走乌飞换朝夕。

欲倩城南老树精,唤起回仙吹铁笛。

百年过眼如蜉蝣,不用长怀天下忧。

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黄鹤楼。

形式: 古风

鹦鹉洲阻风

南风乍休北风起,船头浪花洒船尾。

梦断瑶台雪满衾,不知身在黄芦渚。

自起推篷望南北,波浪蹴天云墨色。

汀鹭沙鸥四散飞,饥肠何处求鲜食。

却怪扁舟两渔叟,轻忽风波重糊口。

身委蛟龙悔已迟,得鱼竟不思回首。

洲上人家昼掩扃,老树怒挟秋涛声。

祢生之骨已化土,千载空遗鹦鹉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