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赠伶人孙兆蓉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伶人孙兆蓉的深切关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公庭万舞辄心酸”,描绘了在官府大堂上,众多的舞蹈表演让人心生悲凉之情。这里不仅指出了艺术表演的场景,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思。接下来的“旧日衣冠不忍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悲凉感,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痛心。
“我诵简兮三太息”一句,通过诗人自己诵读简牍(古代书写或记录信息的竹简)并发出三次叹息的动作,展现了对某种情境或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波动。这里的“简”可能象征着历史、传统或是某种深刻的道理,而“三太息”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主题的深沉感慨和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几人青眼到伶官”,则将话题转向对伶人的关注。伶人,即古代的艺人,他们的地位往往不高,但能以独特的技艺博得观众的喜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伶人孙兆蓉的欣赏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对艺人群体价值认识不足的批判。在这里,“青眼”是一种正面的评价,意味着对伶人的认可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特定人物与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人性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