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柱

做出一篇报赛文,有声有色;

看来千古循环事,如梦如烟。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戏台柱》由清代诗人廖厚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戏台柱子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其外观的生动与色彩,更蕴含了对历史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做出一篇报赛文,有声有色”,开篇即以“报赛文”为喻,巧妙地将戏台柱子与文学作品相联结,强调了其艺术表现力的丰富与生动。这里的“有声有色”不仅指戏台柱子本身装饰华丽,还暗含了它承载的故事与情感如同文字一般,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看来千古循环事,如梦如烟”,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戏台柱子背后的历史长河,指出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痕迹,仿佛是梦境与烟云般虚幻而真实。这不仅是对戏台柱子的赞美,更是对人类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感慨,暗示了世间万物虽历经变迁,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却能穿越时空,流传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描绘了戏台柱子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其内在的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以及人性的独到见解。廖厚初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戏台柱子这一日常之物转化为富有哲理的艺术载体,使得读者在欣赏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生命智慧。

收录诗词(152)

廖厚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六

胜事古相传,九华异彩,多费了半日闲情,任鸡催昼漏,马逐流星,天气斯真称不夜;

佳辰今再遇,数里香尘,总趁着一场清兴,睹鬓影撩云,笛声裂缺,风光那肯让春宵?

形式: 对联

戏台柱

桂折三秋,花栽三晋,三善称能,既承宠命荣三叶;

官迁四品,心凛四知,四民颂德,长接芳声播四方。

形式: 对联

寨上坪宫前岗夜迎灯

凤辇遨游,一路福星光寨上;

龙灯焕彩,十分春色闹宫前。

形式: 对联

夜迎灯

春兴何多?嘱咐金吾重放夜;

轻观不少,描摹灯市赛元宵。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