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亲灌蔬畦慕汉阴,不辞抱瓮汲泉深。
拟为元亮萧条处,岂有樊迟货殖心。
剔去荆榛俱绝蔓,栽培桃李已成林。
兔葵燕麦元荒寂,刬地繁华直万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实践。首联“亲灌蔬畦慕汉阴,不辞抱瓮汲泉深”表达了诗人亲自耕作、灌溉菜园,即使要背瓮取深井之水也不以为苦,展现了他对自然劳作的热爱和坚持。颔联“拟为元亮萧条处,岂有樊迟货殖心”则对比了诗人追求的简朴生活与元亮(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以及与樊迟(孔子弟子,以善于经商著称)的物质追求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剔去荆榛俱绝蔓,栽培桃李已成林”描述了诗人清除杂草,精心培育桃树和李树,使之茁壮成长,形成了茂密的树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和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尾联“兔葵燕麦元荒寂,刬地繁华直万金”则通过对比荒芜之地与繁花似锦的景象,突出了诗人通过辛勤劳动所创造的美丽与价值,即使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培育出无价的繁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然和谐与精神富足的愿景。
不详
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霜刀顿洗碧琅玕,半亩清阴透胆寒。
为去残枝藏毒虺,端留密叶隐鸣鸾。
荒榛杂揉尤宜剔,直节坚刚岂忍残。
拟倩萧郎挥妙笔,一时收拾画图看。
因传种法自东坡,潜喜春来活者多。
不遣牛羊残物性,更资雨露养天和。
虬枝终拟栖仙鹤,云叶行看施女萝。
纵与蒿莱暂同植,大夫封宠竟输他。
振衣拂晓启松扃,月淡风轻酒顿醒。
密竹含烟争滴翠,幽兰浥露远闻馨。
清怜高洁蝉嘶柳,閒羡优游鹿食苹。
试枕碧流端洗耳,白云深处诵黄庭。
一抹轻烟锁远山,眼封潇洒脱尘寰。
投林宿鸟相呼唤,出草飞萤自往还。
吟拟停杯邀月饮,醉蕲支枕伴云閒。
因风拾得新诗句,独倚高梧笑解颜。